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水稻长势,在田间管理上用上了大数据分析。新农人朱赟德,扎根田间近十年,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见证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巨大变化。
这位皮肤黝黑的小伙就是朱赟德,今年32岁的他,除了管理着自家承包的3200亩稻田,还服务着周边农户的4000多亩地。眼下正是水稻收获季,他正和周边农户挨个沟通,安排收割计划。
别看现在很轻松,2013年朱赟德大学毕业回村时,当地都还是传统作业。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朱赟德说服父亲,陆续引入了插秧机、喷洒农药无人机等设备。如今,他家承包的土地面积,从原来的1000多亩扩大到了3000多亩。朱赟德还运用大学所学的土壤改善等专业知识,改善深层土壤缺肥僵硬的状态,并引入新品种,提高水稻品质。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是这十年广大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巨变。这十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而今,朱赟德引入了全套智能化设备和加工生产线,为周边农户提供种、管、收、加工全流程服务,带动农户从传统的卖稻谷转为销售优质大米,每年为周边农户增收约300万元。
相关推荐
领航中国丨服务民族复兴 促进人类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
- 头条
- 2022-09-26 08:24:14
习言道|“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 头条
- 2022-09-26 08:21:42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信仰的力量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
- 头条
- 2022-09-26 08:20:57
建设网络强国,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评论员观察)
- 头条
- 2022-09-26 08: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