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郭冬冬 陈正阳 记者 高达)4月28日,在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镬底潭车辆段施工现场,随着工区长一声令下,混凝土泵车开始运转,标志着该项目第一块结构梁板在中铁十局承建标段内开始浇筑。
苏州镬底潭车辆段项目位于工业园区,是苏州建设多元融合、站城一体的TOD新模式,总投资超33亿元,是市轨道交通领域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综合开发项目。其中,由中铁十局承建的1标段工程分为两层结构,主体采用钢混框架结构,承台642个,框架柱2293个,结构板20.6万平方米。其中五一前夕浇筑的25号结构梁板面积2100平米,设计浇筑方量约960方混凝土。首块结构板的成功浇筑,也为项目主体结构工程进入下一道工序创造了有利工作面。
为保障优质履约,项目部在高效完成桩基施工后,马不停蹄推进工序转换工作,尽一切举措引进人员机械,为主体结构施工打开工作面。“项目在建设高峰期实现了日产值1千万元以上的突破。”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场现在有8台塔吊、近百台各类工程机械、近700名主体结构作业工人。”据了解,现场采取安全质量管控责任清单式管理模式,并划分区块,坚持领导带班作业,针对高支模、钢筋层保护、起重吊装等重大风险源及关键部位清单式验收,确保施工安全、质量优质。
主体结构全面施工以来,除了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快速投入,项目在优质高效的物资供应体系保障加持下,7347吨进场钢筋、915吨水泥、31485方商品砼、32940米声测管、125吨方柱模板等重要物资火速进场,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物资保障。
现场作业工人多、施工作业面小、交叉作业频繁,这对施工组织带来极大的挑战。项目总工带头召集技术人员不断优化施组方案,先后召开方案评审会累计18次,下达技术交底133份,确保技术规范层层畅通、环环相扣。针对阶段施工重点,项目团队细致划分各工区责任范围、实时监控,实现从项目各部室到现场工区管理的紧密配合、无缝衔接。为完善现场管理全过程,项目部健全每日碰头会制度,对照形象进度计划,各区负责人分析生产形势、查缺补漏,并结合实际制定了防汛作战预案、安全质量环保管控处罚细则、型钢柱分节吊装计划等制度方案。
好的管理制度,更需要优秀的执行者。中铁十局项目部以施工现场为培训教育平台,搭建人才梯队培养链条。项目业务主管王靖鑫,28岁的他身兼项目团支部委员、项目青安岗员数个重要职位,每天往返于监管部门和施工现场,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现场安全管理、扬尘管控、筹备劳动立功竞赛之外,还不时要向周边居民耐心讲解工地施工采取的多种降噪措施,发放项目宣传册,最大程度争取他们的理解与配合。这样的工作他恪尽职守,坚毅的脸上每天都洋溢着充实的笑容。项目测量主管苟军福,工作仅5年便积累了铁路桥梁、公路隧道、市政工程等多领域项目的施工经验,取得科研成果五项,贡献突出。如今一个人主管着全场所有管线的技术工作,工程上的每一组数据,他都牢记于心,民生工程的高质量建设,离不开万无一失的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