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伍佑街道珠溪古镇举办“倪夏班”艺术工作室揭牌暨专场惠民演出

11月23日的下午,“倪夏班”艺术工作室揭牌仪式暨《欢笑在伍佑》专场惠民演出在盐城盐南高新区伍佑街道珠溪古镇大世界珠溪剧场举行,一台免费的、高质量的曲艺大餐,让整个古镇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下午两点未到,珠溪剧场门口就聚满了人。有特地从市区赶来的老戏迷,有带着孩子在古镇上闲逛的游客,还有集镇上的居民。青砖黛瓦的背景,配上这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古典与现代,安静与欢腾,在这里交织成一幅独特的画面。

仪式在众人的期待中正式开始。担当主持的是大家熟悉的盐城文化馆的老馆长倪明老师,他一开口,那股子亲切又幽默的劲儿就把大家逗乐了,场子瞬间就热了起来。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盐城文学院院长蒋东仁和南京群星相声艺术团团长、倪夏班班主倪夏宇共同揭牌,由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先生题写的“倪夏班艺术工作室”牌匾上的几个大字金光闪闪、引人注目。用倪夏宇的话来说:“师爷姜昆先生题写的不仅是字,更是老一辈艺术家对我们后辈的殷切期望,更是曲艺事业薪火相传的象征。”



“盐城文学院不仅仅是研究文学的地方,更是要为盐城的老百姓带来‘活’的文化、‘热乎乎’的精神食粮。”蒋东仁笑着把“倪夏班”比作一股清新的“曲艺活水”,希望这股水汇入盐城,能养出更多文化的“好鱼”。他还表示:“以后,这里不只是‘倪夏班’的家,也是所有盐城曲艺爱好者的家,我们文学院会全力支持,让更多的欢声笑语从珠溪古镇飞出去!”这番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赢得了满堂彩。



仪式一结束,好戏就开场!“倪夏班”的演员们铆足了劲,要把最精彩的节目奉献给现场的“父老乡亲”。开场就是“王炸”,具有“苏北快板大王”美誉的王红专老师一段《蛋瘪子》,竹板打得又急又稳,像爆豆似的。地道的苏北方言,讲述着生活中的趣事儿,台下的本地观众听着别提多亲切了,笑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紧接着,杨峰和张志刚这对接地气的搭档,带来了相声《中国好声音》。他们把当下流行的元素揉进传统相声里,模仿得惟妙惟肖,调侃得恰到好处,包袱一个接一个,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直拍大腿。



刚笑完,江苏优秀青年歌手高雅的一首《一杯美酒》,又让大家的心静了下来。她的歌声清亮甜美,像山涧的泉水,流淌在剧院的每个角落,让人陶醉。



要说最让大家兴奋的,还得是赵锁宝老师的魔术《五彩缤纷》。手里的扑克牌说没就没,空空的袋子里能扯出连绵不断的彩带……神奇的手法看得大家目瞪口呆,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小嘴张成了“O”型,不时发出“哇”的惊叹声。



最受欢迎的当然是“倪夏班”年轻的班主倪夏宇和他的父亲倪明老师合说的相声《欢歌笑语》。父子同台,本身就是一段佳话。他们的表演,那叫一个稳!既有传统相声的深厚功底,又有新时代的鲜活气息。你一言我一语,默契十足,妙趣横生,把全场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整个剧院成了欢声笑语的海洋。难怪在江苏省“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的艺术作品巡演中,他们这对父子档,成了观众最喜爱的演员。



最后,在江苏消防领域享有美誉的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蓝焰轻骑兵”的演员江悦等以一曲歌舞《微光力量》结束了整场演出。



这一天,对于伍佑珠溪古镇来说,它不再只是一张美丽的静态照片,而是注入了欢声笑语的灵魂,成了一个有温度、有活力的文化会客厅。对于盐城文学院来说,这是一次从书斋走向街巷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文化只有扎根人民,才能真正枝繁叶茂。而对于倪夏班而言,这更是他们多年坚持“公益惠民”初心的一次温暖绽放。他们不卖票,不摆架子,把最纯粹的快乐送到百姓家门口,这不正是艺术最大的魅力吗?



曲艺扎了根,百姓乐开了花。在伍佑珠溪古镇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倪夏班”这颗种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为盐城人民的文化生活带来更多的欢笑!

通讯员 陈卫江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