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11”促销周期拉长,消费趋势呈现出从“囤货”到“即享”的深刻转变,淘宝闪购、京东秒送等即时零售模式的全面参战,重构了本地消费场景。在此背景下,连云港市商务部门紧扣“促消费、助增收、强产业”目标,统筹推进系列直播助农活动,全方位激发市场潜力。据统计,今年“双11”期间,连云港市网络零售额达119亿元,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位居全省第6位,农产品零售额比重位居全省第3位。

直播电商多点开花
“连品连货”畅销全国
连云港市商务局精准聚焦县区特色产业带,联动灌云、灌南、海州等地,创新打造“直播展销场景化体验”模式,“双11”期间推出多场高质量直播助农活动,让“连品连货”走向全国。
灌云专场落地南岗镇现代农业园区,围绕红薯产业打造全产业链直播场景,推出红薯米花糖、粉丝、果干等多元衍生产品,现场展示种植加工全流程,试吃环节收获消费者广泛好评。灌南专场以“蟹满灌南硕项湖大闸蟹”为核心,集结直播大赛选手、网络达人及蟹农共同参与,镜头前大闸蟹分拣打包全过程实时呈现,线下展销区同步开放品鉴,实现“线上种草、线下下单”无缝联动。海州“连品连货”直播专场搭建11个特色直播间,通过产品讲解、溯源展示、限时秒杀等形式凸显本地生鲜优势,吸引超53万网友参与。
此次系列活动累计吸引百万网友互动,交易额近百万,本地生鲜单小时出单量破千单,东辛农场牛奶开播30分钟订单破百,硕项湖大闸蟹点赞量超5万次,充分彰显“连品连货”的品牌影响力。

配套保障提质提速
鲜货出仓高效直达
强劲的消费需求背后,离不开坚实的配套保障。赣榆区从重庆前置仓的开仓布局到上海蟹博会、广交会、进博会等国际舞台的频频亮相,电商企业品牌的步伐坚定而迅猛,“双11”期间更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该区电商交易额高达16.7亿元,快递上行量突破1161万件。不仅包揽快手平台“时令海味卖货王争霸赛”前三名,赣榆的对虾、带鱼、海参等核心海鲜产品网上销售量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爆款”。
灌南县在大闸蟹直播专场中,同步优化分拣打包流程,线上订单接收后快速完成分选、包装、发货全链条衔接,配合快递网络实现“新鲜直达”。两地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转,不仅保障了“连品连货”的配送时效,更让连云港市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优势得到充分彰显,为网络消费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数据显示,“双11”期间连云港市网络零售前三实物商品大类分别为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金银珠宝、粮油食品,占比分别为24.1%、17.4%、16.5%,合计占比为58.0%。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消费体验持续升级
在线上直播与高效物流大放异彩的同时,连云港市线下实体商业也积极借力“双11”,通过深度联动线上平台,实现了客流与销量的同步增长。海州吾悦广场、大润发超市、华龙仓超市等主流商超纷纷推出限时折扣、满减赠礼、秒杀券等丰富活动,成功点燃了市民的线下消费热情。
更为显著的是,以“即时满足”为核心特征的即时零售模式在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深刻重塑了本地消费场景。淘宝闪购、京东秒送、美团闪购等平台的全面参与,推动消费模式从传统的计划性“囤货”向“即享”转变。据统计,仅淘宝闪购在连云港市“双11”期间的订单量就同比激增396%,带动交易额达1.2亿元。
这种“手机下单、同城速达”的新模式,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更有力地赋能了本地实体商业。它有效帮助传统商超、便利店突破物理空间限制,拓展了线上客流与销售渠道,使其能更高效地服务周边3公里至5公里的社区居民,成为推动连云港市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的新引擎。
今年以来,市商务部门紧扣网上年货节、5·18网络购物季等重要节点,持续组织电商促消费活动,多维度推动消费市场规模扩容与品质升级。下一步,市商务局将持续深化“直播”新模式,依托数字贸易平台优势,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数字赋能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