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好评中国】紫金e评:以奋斗之姿铺就中国式现代化康庄大道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10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这一宏伟蓝图既立足当下实际,又锚定未来方向,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指明了路径,更呼唤着每一个奋斗者锚定目标、勇当先锋,在各自岗位上书写实干篇章。

发展是硬道理,高质量是硬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现代化产业体系则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这意味着发展不能再走粗放扩张的老路,而要向提质增效的新路迈进。从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到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固本升级”与“创新育新”并举。广大党员干部应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摆脱路径依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让实体经济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体现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

创新为钥,自立为魂。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尤为关键。“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任务,直指科技发展的痛点难点。创新不是孤立的单点突破,而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力,是数字技术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赋能。从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到生产线的技术转化,从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到数字中国的全面建设,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久久为功地坚持。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党的干部应扎根基础研究领域,勇闯“无人区”;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争当创新主体;政府要搭建创新平台,完善激励机制,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让科技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改革破局,民生为本。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改善民生则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目标,彰显了“改革为民”的鲜明导向。改革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领域持续发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处理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民生改善也能反哺发展,通过将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释放内需潜力,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无论是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机制,还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每一项民生举措都是改革的落脚点,也是发展的增长点。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从乡村全面振兴一线的基层干部,到车间里精益求精的技术工人;从守护生态的环保工作者,到维护安全的基层民警,每个岗位都是奋斗的舞台。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宏伟蓝图分解为具体任务,把目标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唯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排头兵”的姿态主动作为,才能把“十五五”规划蓝图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唐代远)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