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淮安:青春与城市“双向奔赴” 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

一群群年轻的身影穿梭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街道社区,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的温度,用汗水浇灌青春的梦想,这正是淮安与人才“双向奔赴”的生动写照。今年暑期,百余名硕博学子在江苏淮安完成了一场深度体验。离淮前夜,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赵伟光在日记里动情地写道:“淮安的夏天,有城市的温度,有产业的热度,更有对年轻人的态度。这里的故事,我们未完待续……”

这样发自肺腑的感触,正是淮安聚力打造人才发展福地、产才融合高地的生动印证。从暑期实习实践到就业创业安家,淮安用一场场“双向奔赴”,让青春梦想与城市发展共振共鸣。



播种梦想,暑期实习铺就青年成长“快车道”

2018年6月,团市委发出淮安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的第一个“召集令”。转眼到了2025年6月,“岗位征集”的公告甫一发布,1300个涵盖市直和县区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以及大型民营企业的优质岗位便迅速集结完毕。截至今年6月底,来自4个国家、400余所高校的2000余名淮安大学生向心仪的岗位表达了向往之情。

从2018年的177个工作岗位,到2025年的1300个工作岗位。这背后,是淮安持续深化与金融机构、重点企业联动的成果。岗位不再是简单的“体验”,而是力求精准匹配学子的专业与城市需求,让每一次暑期实习都成为“真刀真枪”的实战历练。

令人欣喜的变化,发生在学子们身上。实习日记里,不是流水账,而是对城市发展、产业变革的观察与思考。主题作品征集中,一幅幅摄影作品、一篇篇调研报告、一个个创意设计,展现的是他们眼中独特的淮安魅力——2022年,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学生吕帅以“vlog”视频形式,记录他在淮安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实习的经历与感触;2023年,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周若雅通过手中的画笔,为淮安绘制了9幅各具特色的海报……通过暑期实习活动,淮安大学生们从被动的“体验者”,变成了主动的“观察者”和热情的“代言人”。

淮安大学生暑期实习的结束,并非双方关系的终点,而是长期联结的开始。这段经历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持续牵引着青年们关注淮安、心系淮安。



引凤扎根,深度感知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产业为基,共筑成长平台。近年来,淮安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重点打造“7+3”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形成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型装备制造产业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催生了大量薪酬待遇优渥、发展前景良好的岗位需求。

如何让大学生愿意选择淮安、扎根淮安?淮安的答案是:深度感知。7月31日至8月3日,2025年“引才工作站”高校淮安行暨百名硕博暑期总理故乡社会实践活动举行。学子们深入淮安多家重点企业,切身感受到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强劲发展动能:探访鹏鼎控股淮安园区,解码“全球PCB产业龙头”的发展密码;深入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触摸行业“隐形冠军”的发展脉搏;走进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康乃馨纺织集团、江苏百斯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感受从“制造”到“智造”的跃升。

同时,淮安市人才中心积极对接在淮大中专院校,深化全市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交流合作,推进双方进一步协同发展。通过加强实习实训,有效提升在淮大中专院校学子留淮意愿。市、县两级人社部门精准实施“双进”行动,组织在淮学子走进重特大项目现场观摩,让他们亲身感受淮安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从而更加看好淮安、扎根淮安、服务淮安;设计企业人才需求表,与在淮重点企业对接沟通,充分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并组织企业HR走进校园开展招聘宣讲,邀请职业规划讲师走进校园开展职业规划讲座,切实加强在淮大中专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持续向在淮大中专院校学子宣讲留淮就业创业人才政策,营造“知淮、爱淮”的浓厚氛围,有效促进在淮学子留淮就业创业。

截至目前,淮安已组织在淮大中专院校学生4100人开展本地产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根据专业与产业分类,精准安排师生观摩重特大项目及重点企业共11场。同时,组织重特大项目企业负责人、职业经理人等走进各院校对口院系,开展招聘宣讲、产业发展与职业规划讲座、人才政策推介等活动13场,实现校企资源的精准对接。



留凤腾飞,全周期政策体系构筑人才“强磁场”

人才是一个地区最富价值、最具潜力、最可持续的战略资源。淮安掌握“留”量密码,让人才在淮河之滨久久扎根。

近年来,淮安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产才融合发展,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加快推动人才引育留用与地区产业提质增效深度融合,推动产才“双向奔赴”。围绕企业创新与人才发展需求,淮安创新建立“专员、专访、专办”人才服务机制,遴选千余名高素质人才服务专员深入企业开展系统摸排,建立人才动态需求清单。依托科技镇长团人才资源优势,建立“一产一团”对接机制,聘请140名科技镇长团成员担任企业技术顾问,助力企业对接科创人才。紧扣产业发展需求评价使用人才,树立“谁用人、谁评价,谁需要、谁举荐”导向,探索优化产业人才举荐制度,通过制定举荐企业评价标准、赋予企业人才举荐权、提供高水平定制化人才服务等,增强企业育才用才动能、激发产业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大对企业服务力度,“一企一策”提供人才招引、厂房选址、证照办理等“一揽子”服务,以实际行动彰显淮安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四最”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你尽管来,其他的交给淮安。”在2025年“引才工作站”高校淮安行暨百名硕博暑期总理故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上,江苏源瓷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梦玮的话,生动地感召着学子们来淮就业创业。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刘梦玮于2023年回乡创业,他表示,淮安对人才项目的政策扶持是吸引他回乡创业的最大的动力。在2023淮安创新创业大赛中,他荣获三等奖,并获得了“真金白银”的支持。这笔奖金成为公司创业的天使轮资金,为一切想法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淮安是一个创业的好地方,我希望更多人才扎根淮安、努力创业、实现梦想。”刘梦玮说。

从暑期实践播种梦想,到毕业季精准引凤扎根,再到全周期政策护航成长,淮安以青春之名书写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当学子脚步深入城市肌理,当产业脉动融入青年血液,这座千年古城正以蓬勃之势,成为万千青春梦想的“新起点”与“奋斗场”。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