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浩荡,虎踞龙藏。秦淮河是南京城市文明的根基,是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这个国庆假期,让我们走近秦淮河,探寻古都千年历史,感受江南文脉底蕴,从水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历史的凝重,文化的璀璨,诗意的沧桑,景色的优美,秦淮河总是给人们多元化的表达。无数的风流墨客从秦淮河中汲取了不同的灵感和养分,又为秦淮河留下了永恒的故事和风景。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乌衣巷》让无数游客争相来到秦淮河边,叩访诗中的“王谢旧居”。
王谢两大家族中的王氏家族,从王导开始定居南京。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琅琊王司马睿与王导素来友善。公元4世纪初,西晋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王导知道天下已经开始动乱,于是全心全意辅佐司马睿,暗中立下了兴复朝纲的意愿。司马睿也非常信任器重他,俩人情同挚友。
永嘉元年,司马睿听从王导的建议,出镇建业。公元318年,司马睿称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王氏家族和司马家族共同治理天下,被称为“王与马,共天下”。
幼年的王羲之就是公元307年在叔父王导的带领下,从山东迁居到秦淮河边乌衣巷的。在大树的庇荫下,王羲之从小接受了最完备的士族教育,在秦淮河的乌衣巷,王羲之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人——卫夫人。
卫夫人,即东晋时有名的才女书法家卫铄,曾有“粹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的时誉。从7岁开始,王羲之跟随卫夫人在乌衣巷学习书法。相传,卫夫人曾带着王羲之走遍南京的山山水水,其中也包括秦淮河,传授王羲之笔势的力量,从自然景象中悟出书法的美感。
王羲之生性敏感,充满放荡不羁精神。但在潇洒之外,他的心中依然有几分家国情怀。这一点,王羲之的忘年交谢安很清楚。
据《世说新语》记载,一天,王羲之与谢安共登冶城(现朝天宫一带),王羲之觉得谢安沉迷清谈,耽误时事,于是劝诫他“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不知是否王羲之的话触动了谢安,谢安最终选择了东山再起,成为一代名相。
桃叶复桃叶
渡江不明楫
但渡无所苦
我自迎接汝
在秦淮河与古清溪河的交汇处,曾经河流湍急,最宽处超过百米,两岸桃花盛开,因而得名桃叶渡。
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经常在这里唱着《桃叶歌》,等待自己的小妾桃叶乘船而来。
这段爱情故事在当年并未如今天这般为世人传唱,而是在200年后,陈朝人书写的《古今乐录》中收录了王献之与桃叶的爱情故事和诗歌,才使得桃叶渡的故事风靡江南。
桃叶渡的故事,如今已难以考证,不论是确有其事,还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最终化为了一段佳话,悠悠飘荡在秦淮河上。
“桃渡临流”也成为历代文人热衷于描述的景点,清人记载桃叶渡“渡头坊表,金碧焕如”“夕阳西沉,酒坊喧阗”“垂柳千丝,拖烟漾月”,景色十分迷人。如今的桃叶渡经过修缮,成为城市中的一抹独特景色。
夫子庙景区王导谢安纪念馆
门票:8元/人
地址:秦淮区大石坝街81号
交通:地铁1号线三山街站下,地铁3号线或5号线夫子庙站下
古桃叶渡
门票:免费
地址:秦淮区桃叶渡8号
交通:地铁3号线或5号线夫子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