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新吴区的1969创意工场内,紧锣密鼓的施工“大动作”,引发了市民游客的好奇。原来,这里将打造长三角最大的夜市“航母”。
“大干50天,打造长三角最大最有氛围感的夜市小吃街!”1969创意工场主理人张建强表示,此次园区新规划的巨型小吃市集拥有15000平方米的超大空间,300多个摊位,将按地域分为8个大区,引入各地特色小吃,可以说是“足不出锡,吃遍全国”。
这正是今夏江苏各地争相点亮“月光经济”的一个缩影。从夜市烟火到创意夜游,夜经济已然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抓手,通过延伸消费时空、激活场景创新,释放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昼夜无界,激活全新消费生态
无锡的1969创意工场白天是吸引“Z世代”的时尚潮流地,到了夜晚将化身为囊括全国特色美食、植入地域文化基因的“美食方舟”。
在无锡梁溪区古运河畔,每晚华灯初上之时,在“船移景易”的水弄堂实景剧场中,演员们通过“光影+演绎”的方式,带领游客沉浸式穿越从泰伯奔吴到现代无锡的千年史诗;常州青果巷“青果物华集”将宋代“四雅”融入夜市,游客可亲手体验焚香点茶、插花赏画,古意风雅跃入现实,自今夏开市以来,累计吸引游客超100万人次......在这个暑期,江苏各地通过对空间功能的重构与业态创新,激活了“白加黑”的全新消费生态。
场景裂变,拓展多元消费空间
今夏引爆全网的“苏超联赛”成为了撬动夜经济升级的超级杠杆,全省各地巧妙地将赛事“第二现场”搬进商场、广场、步行街等地,让足球激情与消费场景深度捆绑。
7月5日南京主场对阵苏州的比赛,南京全市设66个“第二现场”观赛点,吸引了25.4万球迷驻足,带动商圈总客流飙升至142.5万人次,拉动商品销售额达3.4亿元;7月20日无锡主场的“苏超之夜”迎来高光时刻,无锡招商城的“夏日星空夜市”当晚客流量达10000人次,较平时暴涨150%;宿迁主场比赛日,全市30个“第二现场”观赛点让古街夜市与足球激情碰撞,商圈餐饮商户上座率激增80%......赛事助力,场景多元,为夜间消费注入强劲动力。
夜色掘金,释放巨大消费潜力
江苏各地持续发力“月光经济”的背后,是其蕴含的巨大潜能。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已从2018年的22.54万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50.25万亿元。2024年仅国内夜间旅游花费就达1.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7%。
江苏各地的“夜经济”实践也验证了这一趋势——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省75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接待游客2.11亿人次,消费额达649.14亿元,景区夜间游客同比增长12.62%。
为深挖“夜经济金矿”,江苏省今年年初率先出台《江苏省繁荣夜间经济激发消费活力若干措施》,于7月启动的“水韵江苏·璀璨夏夜”活动成为政策落地的生动注脚。各市紧随其后,创新迭出:无锡新吴区推出“政务夜市”,在近湖路夜市开设社保医保、企业登记等摊位,实现“便民与消费双赢”;宿迁以“潮汐式”治理缝合城市日夜,划定固定经营“河道”与精准经营“涨落潮”时间,推行“一车一码”管理,昔日“脏乱差”变身“洁净美”......今年10月,无锡新吴区的夜市“航母”即将起航,其承载的不仅是300多个摊位的美食梦想,更是一个个不眠之夜中,城市寻求发展与温度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