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季宝干
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计划指出,深化数据安全技术应用,完善产品和服务体系,促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产业发展。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顺应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数字经济体系的形势任务,需要提升相关法律规范的体系化建设水平,完善行动计划,确保二者协调一致、相互补充、有效运行。近年来,江苏持续夯实“数字底座”,数实融合之路越走越深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今年4月1日,《江苏省数据条例》正式施行,正是要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先行一步,肩负起“挑大梁”的使命。
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有利于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构筑竞争新优势。公共数据是江苏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其规模体量大、数据质量好、价值潜能大、带动作用强。仅2024年,江苏省公共数据平台就新增汇聚数据556.77亿条,治理形成标准数据315.72亿条。江苏省公共数据平台日均交换数据3.32亿条次,向社会开放数据1.69亿条,有力支撑了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应用场景,赋能千行百业。提高数据要素利用和治理效能,让数据成为驱动千行百业发展的“活水”,能够助力江苏“挑大梁”,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中作出更大贡献。
数据安全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江苏正加速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体系。《江苏数据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明确了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的数据安全治理模式,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将安全贯穿数据供给、流通、使用等全过程;建立数据安全责任制,明确数据处理者是数据安全责任主体,要求数据处理者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形成全省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保护数据,就是保护创新。2024年,江苏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1.8%,数字基因已深深植入江苏各产业发展脉搏。在数据工作由战略部署向落地实施的关键阶段,明确数据开放与安全的边界,有助于让数据真正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助力江苏更好乘“数”而上。
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的新时代,江苏正以《数据条例》为法治基石,以《行动计划》为行动纲领,绘就数字经济发展的壮阔蓝图。未来,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数字治理体系的持续完善,江苏将在服务国家数字经济战略中“挑大梁”,为书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更强支撑。(季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