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惠农物资的精准投放,到智能农机的广泛应用;从高产示范片的辐射带动,到全链条社会化服务......江苏邳州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围绕传统种植业,着力提单产、扩产能、增效益,推动粮食安全和收入增加齐头并进。
政策新引擎
“物技结合”补贴矩阵破解增产瓶颈
在岔河镇良壁村的丰产物资发放现场,上百吨政府免费提供的玉米专用肥料整齐码放,前来领取肥料的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据介绍,此次发放的玉米专用肥料是岔河镇建设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基地的丰产片物化补助。
岔河镇良壁村村民谢广良说:“镇政府通过惠农政策发放专项化肥补贴,还有农技专家指导我们生产,玉米亩产量从800—1000斤提升至1300斤左右。”
在促进小麦、玉米单产提升过程中,岔河镇结合本镇小麦、玉米连片种植面积较大优势,积极申报国家有关农业项目,引导种植户提高种植管理水平,推动粮食单产逐步提升。
岔河镇农技中心主任杨召前介绍:“我们2024年申报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基地项目,建设1.1万余亩示范片。农技部门围绕该项目辐射带动全镇,从选用良种、科学施肥、科学浇水等管护措施,进行苗前期和中后期技术指导。”
据介绍,岔河镇玉米小麦种植面积5.5万亩左右,经过单产示范提升基地建设的推广,全镇平均粮食小麦单产提升80公斤左右、玉米增产100公斤左右。目前,邳州市通过丰产片物化补助、良种补贴、机耕补贴、农机补贴等多项政策,大大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种粮收益。
科技新动能
无人机+高产品种重构生产效益
在促进粮食单产提升中,邳州市积极开展“全国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工作,推广实施新技术、新品种,培育种田“新农人”,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推动传统种植业提质增效。
在占城镇一块麦田里,邳州市凤霞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康娴熟地操控无人机进行田间水肥一体化作业。
李康介绍:“这片小麦选种徐麦35号,是适合当地的高产品种。种植前我们对土地进行深翻,用绿色有机肥作为底肥,选用农药符合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小麦品质大幅提升,每吨收购价高出普通小麦20—40元。”
服务新体系
全链条社会化服务培育“种田CEO”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李康参加无人机培训,并获得无人机驾驶资格证和维修资格证。同时,他依托农事服务中心,从事粮食烘干、收储、初加工、农机农事等多项服务。
李康表示:“政府对农业种植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在新技术、新机械加持下,农民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模式,农业种植很有发展前景。”
占城镇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9万亩,该镇通过完善水利设施、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组织田间管理培训、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创建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等多管齐下的“组合拳”,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占城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张龙介绍:“我们提前谋划实施田间除草、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旱情应对、田间灌溉等工作,积极和市农业农村局对接,申报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通过示范片创建,推广良种良法,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在提高粮食单产的同时提升质量。”
来源:邳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