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我苏快评丨春天里,他们成了“最佳摄影师”

春风拂面,花香袭人,南京鸡鸣寺与玄武湖畔,近日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赏花大军,那场面,简直是“人从众”的生动写照!在这片繁花似锦中,有一道风景特别亮眼,那就是帅气逼人的警察“小哥哥”“小姐姐”,他们不仅维护着秩序,还化身成了“最佳摄影师”,为游客们代拍美景,真是暖心又贴心。



想象一下,当你置身于如梦幻般的花海之中,却因拥挤的人群难以找到合适的拍照角度,心中难免会有些失落。站在鸡鸣寺牌坊下执勤的民警,因为站得高、望得远,更易获取最佳视角,便被游客们“盯上了”,他们纷纷冲上去递手机,只见民警们毫不怠慢,一个接一个帮游客们拍摄“独家视角”的樱花照。城市治理不该只是冰冷的规则与强制的手段,更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暖行动,在客流激增的赏花季,民警承担着维护秩序的重任,但他们仍能关注到游客的细微需求,主动提供帮助,展现出了极高的职业素养和治理智慧。一场赏花盛宴,因为有了民警们的热情参与而变得更加难忘,这不仅是赏花的故事,更是警民和谐、社会文明的缩影。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温馨的画面,就像是一股清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当民警打破固有身份,以更加亲和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他们便成为了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你在拍美景,殊不知,帅气的你,也成了别人镜头里的风景!”这种从执法者到服务者的角色延展,击中了现代人"被看见"的情感渴望,民警们也迅速成了媒体和网友镜头聚焦下的主角,引来线上线下连连点赞。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每位游客都是携带传播基因的“城市体验官”,如果体验超越预期,他们会更积极地为城市宣传发声,从而形成不可小觑的正向循环。

民警代拍的走红看似偶然,实则是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压力测试”。春暖日和,城市文旅资源迎来集中释放,如何让“打卡热”转化为“长红效应”,考验着治理者的格局。面对“花期短而人潮密”的永恒矛盾,治理者还需要展现更多的智慧,比如联动文旅、交通、公安等多部门,推出地铁接驳、错峰出行等配套措施,开发数字导览,提供免费休憩驿站,还可以通过志愿者服务、社区参与等方式,引导民众共同维护旅游秩序,用系统性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当警徽在樱花雨中闪烁,当快门定格警民共融的瞬间,南京这座古城留下了动人的春日叙事。最美风景,在花在木,更在于人情。这幅樱花树下的合影,正展露着城市治理的理想图景,也成为了城市文明的鲜活注脚。在秩序与温情的和弦中,我们每个个体都聆听到了人与城的和谐交响。感谢春天里的“最佳摄影师”,而在镜头之外,也祝愿我们都能发现身边的春日之美。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