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工商文体旅等产业深度融合,全市变身“大景区”——处处见景 时时可游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
漫步街头小巷,不经意间邂逅百年老宅,主人还可能会热情邀请你进院赏花;驾车驶过乡村,在“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中细细品味“村咖”;下榻千年古巷中的小楼,俯瞰旁边灯市火树银花,听古戏台评弹声袅袅……
随着全域旅游的深入发展,如今南京市农工商文体旅等产业深度融合,旅游新产品、新线路和新业态层出不穷,传统的景区边界被突破,整个市域变身“大景区”,24小时“不打烊”。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打破景区边界,处处皆风景
上午在牛首山的玉梅轩寻觅早春的梅花,下午坐到苏家理想村临水的落地玻璃窗前品一杯“村咖”,晚上住进金陵小城内的客栈看灯火璀璨的亭台楼阁……
上个双休日,扬州游客林小程自驾来南京,度过了一个开心的周末。她绝大部分游览行程集中在江宁区。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里分布着各具特色的公园景区、美丽乡村、精致民宿等,连点成片、串珠成链,可谓处处皆风景。“我们随心所欲、走走停停,还租了汉服一路打卡美景。住了两个晚上还意犹未尽!”林小程说。
越来越多的游客感叹,在南京,整个市域都成为一个“大景区”,一条街巷、一个村落,甚至一家店铺,都能邂逅别样风景。网友“椰子不甜”在小红书上发帖盛赞:“南京真的很漂亮。我们在街道上一路拍拍拍,感觉随手‘咔嚓’一下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网友“冯慢慢生活记”梳理了南京近郊一大批不用花门票钱的遛娃好去处——黄龙岘、桦墅村、漆桥村、不老村等,引得网友纷纷留言点赞。网友“暮云春树”分享了新发现的网红打卡地——NIU BEER世界精酿啤酒博物馆,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千种啤酒整齐陈列上墙,高峰期一天能吸引上万人前去打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没有“打烊”限制,时时可旅游
担心景区“打烊”晚上没有地方玩?不存在!如今的南京,新“夜”态蓬勃生长,带你尽赏“金陵十二时辰”之美。
上周五20:30,老门东剪子巷人声鼎沸,100多米长的小巷子,藏着近30家汉服体验店、写真店,几乎家家宾客盈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换上宽袍大袖,挽起高耸发髻,扮成“大唐贵妃”“战国公主”等,与摄影师相约来一场“夜游秦淮”的旅拍。“节假日营业到晚上10点是常事。”“国风佳人”汉服旗袍写真摄影体验馆的店员告诉记者。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眼下正值秦淮灯会延展期,夜晚花灯璀璨、人潮涌动。内秦淮河上桨声灯影,东五华里游船、西五华里沉浸式游船双线齐发,游客在两岸流动的光影中穿越千年历史长河;小西湖街区“一间很小的书店”24小时营业,即便是深夜也会有“夜归人”前去品读南京;熙南里千年古巷里的花筑·百戏园客栈,推窗就可以俯瞰旁边的“灯火天街”,运气好的话可以伴着古戏台上阵阵评弹声入眠。
近年来,南京着力打造的“夜泊金陵”夜间文旅品牌不断焕新,“夜游、夜演、夜购、夜宴、夜娱、夜宿”等夜间产品日益丰富。目前,南京共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家,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5家,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7家,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市文旅局数据显示,省外游客留宁过夜时间从2023年的人均1.52天,增长至2024年的人均1.63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董家训 摄
主客共享新空间,共赴“诗和远方”
走进小西湖街区,庭院深深,老街坊们闲坐院中聊天喝茶,路过的“E人”游客甚至能进来唠上几句。不少游客路过堆草巷33号刘光纪家后院,把镂空的花窗当成“观景点”,欣赏漂亮整洁的小花园。漫步街区,有一批这样的“共享院”,既保留了家居功能,敞开院落又自成公共空间,成为游客沉浸式体验老城南风土人情的好去处。
欧式风格的拱顶建筑,落地窗爬满藤蔓绿植,大厅中央摆放着钢琴……最近,在小红书、大众点评等社交平台上,不少拍照达人纷纷晒出了这张美景图。这不是在欧洲的古堡庄园,而是位于雨花台区的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这么好逛的园区,拍照太出片了,竟然还不收门票!毫不夸张地说,很多花钱的景区都比不上这里。”网友“风滚草”盛赞。
在南京,类似这样“主客共建、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早在2017年,南京就公布了《关于推进南京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全市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为中心,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和服务品质提升。依托共建共享的模式,通过旅游发展把“大家园”建成“大花园”,越来越多的游客放慢脚步、细品南京。不久前的春节假期,携程、美团、飞猪等多个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南京旅游接待总人次、文旅消费总额均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