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星在调研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时强调
抓好科技创新源头 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高地
交汇点讯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2月12日至13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到南京、苏州的园区、企业和高校,调研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抓好科技创新源头,构建良好产业生态,推动融合集群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高地。
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知名的生命科学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孵化了多家独角兽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信长星走进展厅和生产线,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主要业务板块及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应用、AI技术赋能等情况,鼓励企业集聚一流创新团队,积极探索“AI+生物医药”技术,提高研发效率,推出基于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的创新药。在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信长星听取国内外核医疗产业发展态势介绍,了解企业研发生产情况。他指出,核医疗在早期诊断、精准治疗上展现广阔前景,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研发更多新型药物和高端诊疗设备,更好惠及广大群众。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集聚了620余家医药创新企业,特别是一批跨国药企在此投资布局,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信长星来到展示中心,听取园区运营模式、企业上市融资、海外市场拓展等情况介绍,对多年来持之以恒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生物医药是朝阳产业,投入高、风险高、周期长,要围绕研发、临床、制造、应用等各阶段,全链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茁壮成长。引航生物、纳微科技是园区孕育的企业,在各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企业负责人表示,江苏产业生态好,生活很舒适,是创新高地、创业福地。信长星高兴地说,你们心无旁骛搞创新、办企业,我们全力做好服务,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亚盛药业致力于破解血液肿瘤等领域的临床难题。信长星参观实验室和生产基地,询问创新药销售、在研产品进展等情况,勉励企业瞄准科技前沿,把握全球市场,以源源不断的原创成果引领行业发展、增强竞争优势。
中国药科大学被誉为“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在该校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师生们凝神聚气,探究未知的秘密。信长星仔细了解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攻关、产学研合作等情况,与科研人员探讨生物制造、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融合发展的前景,对学校深度融入江苏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表示称赞。他指出,生物医药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既要推进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也要加快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中国药科大学特色鲜明、实力强劲,是生物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是江苏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有力支撑。希望学校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引领作用,协同科研机构、企业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调研期间,信长星主持召开座谈会。省工信厅、苏州市负责同志介绍了生物医药集群建设情况,百济神州、南微医学科技、恒瑞医药、扬子江药业和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苏州创新投资集团负责同志立足生产研发一线提出了意见建议。信长星与大家深入交流,他说,发言中既体现了对前沿领域的敏锐感知,也透露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省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意见建议,拿出务实管用的办法,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做强产业。
信长星强调,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经历着颠覆性变革。要抓好科技创新这一源头,提升创新平台能级,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成果及时转化为新产品、新产业,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要围绕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链,强化企业之间、产业链之间、产业集群之间协同,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取得更大成效。要精准提供融资支持,持续优化政策环境,集聚更多优秀人才,以更强保障、更优环境涵养产业集群竞争力。
省领导周红波、刘小涛、储永宏、李忠军分别参加有关活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伟/文 吴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