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胜势。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经济形势的好坏直接关系全年发展的信心和基础。于是,春节刚过,全国各地都主动发力,抢抓机遇期,冲刺开门红。
在江苏常州,随着“新春第一会”——企业发展大会的成功召开,各大企业也纷纷进入“忙碌模式”,各展所长,凝心聚力,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转型升级”“实”干出新篇
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以高新技术为主导,抓生产、促转型、提质效,是不少企业实现“开门红”的法宝。
近日,天宁区常州制药厂的固体制剂生产车间一派忙碌,2025年的第一笔订单——8000万片的钙片制剂正加紧生产。近年来,该企业坚持转型发展,加快人才引进,节前,该厂完成了对核心生产车间的设备升级,原来的老旧生产线,升级为了13条智能化生产线,在降低成本,提高品控的同时,产量也由每小时10万片提升至每小时50万片,尤其是其中的高速压片生产机,让该企业自主研发的明星药品“他汀钙片”每分钟可下线220盒,整体生产效率提升60%。
而在武进区的西太湖科技园中,去年4月刚刚签约的氢致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机械轰鸣,已然开始热火朝天的忙碌。如此快速的开工,得益于该企业引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作为处在新能源产业技术前端的氢能源,坐落在“全国最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常州武进区的氢致能源,拥有业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通过与区内机器人企业合作,氢致能源在焊接站、总装站这两个关键环节基本实现了无人化值守。
同时,作为科研型企业,氢致能源开发出新型界面催化材料和超浸润复合电极结构,攻克了一系列难题的同时可以降低10%的能耗,在电解制氢时,无需进行海水淡化,进一步节约了制氢成本,让企业能够更安心地向“开门红”冲刺。
同样位于武进区的江苏洛凯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则把转型重点放在了“绿色低碳”上。2024年底,洛凯机电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持续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新”。正月初十就已开工的洛凯机电在自主开发的“风、光、储、充、配”低碳智能绿色微电网的加持下,产品的能源资源消耗不断下降,生态和绿色理念从产品设计,延伸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将抢抓“开门红”的“冲锋号”吹得更响更亮。
“技术创新”“拼”抢新赛道
对于企业而言,研发就是生命线。通过持续不断的研发,以一件件“定制化”的创新产品抢占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天宁区江苏应能微电子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研发人员在对一款新能源汽车储能项目芯片进行交付前的测试。为冲刺一季度,抢占新赛道,该公司一开年就投入到紧张的新产品研发中,以新产品拓展应用端客户。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应能微电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立芯片设计能力、产品系列齐全、高性能的半导体功率器件供应商。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已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新赛道”上占据有利位置。2025年,企业总投资3亿元的总部大楼也即将建成,预计可拥有年研发、销售20亿个半导体元器件的能力。
在武进国家高新区,数十台崭新的DW130A宽体车整齐列队,准备发往新疆,这标志着位于这里柳工常州基地擂响了2025年“开门红”的战鼓。据了解,这批宽体车是柳工常州基地针对国内大型煤矿重载运输需求,结合国家绿色矿山建设、智能化升级等政策导向而研发的“定制化”产品。
新疆地区自然条件复杂,气候极端且沙尘天气频繁,为此,这些车辆采用了高强度、轻量化且符合环保标准的新型车架材料,不仅承载能力更强,且能耗更低、物流运输效率更高。车辆还配备了智能车载系统,集成了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况和能耗数据,为矿区运营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与此同时,在新疆的另一处矿区,10台柳工9135F大型挖掘机已经成功进驻并开始作业。这些挖掘机搭载着柳工自主研发的大功率发动机,结合精密调校的先进液压系统,挖掘作业精准高效,即使在新疆地区极端气候条件下,也依然能够持续、稳定、可靠地运行。
作为柳工的华东地区研发中心,柳工常州基地在常州电池、电机、电控的优势配套之下,不断推出新产品、突破新市场,成功实现弯道超车,为今年实现百亿目标开了个好头。
“扬帆远航”“闯”出新天地
除了瞄准国内市场,常州企业放眼世界,开拓海外市场步伐不停歇。春节刚过,不少企业已经开始筹备海外订单,纷纷出海力争外贸开门红。
在位于武进区的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仓库内,一批“九号”品牌电动滑板车整装待发。“这批产品货值4000多万元,即将发往海外。”公司负责人李明九说。
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逐渐成熟,国产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等产品引领了世界绿色短距出行的新风潮。过去我国同类企业多为国外厂商贴牌代工,产品主打“性价比”,眼下,国内企业通过塑造自主品牌,产品成为许多海外消费者的“心头好”,附加值也随之提高。
专注于短交通等新兴领域的纳恩博科技抢抓机遇,在常州生产基地持续扩大产品线,从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到智能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割草机器人等不断丰富,受到海外消费者的喜爱。目前,纳恩博旗下短交通和机器人产品销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区域实现电动滑板车市场占有率第一,在德国的电动滑板车市场份额超过50%。2024年,纳恩博产品出口值同比增长54.3%,其中,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等拳头产品对中亚、东南亚、中东欧等地出口值同比增长均超47%。
海外订单倍增、车间马力开足……春节期间,金坛区天成涂装系统(常州)有限公司赶订单不停工、不停产,天成涂装超一半的员工正常在岗赶制订单,机器轰鸣声与业务人员的声音交织成一片繁忙景象。天成涂装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是常州2017年引进的单体投资最大项目,主要从事汽车及其零部件涂装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业务,与吉利、奇瑞、比亚迪等数家头部车企合作密切。
随着企业的海外布局,天成涂装的“出海”计划也迎来了新突破。当前,天成涂装在手“出海”订单共有6个,总价值约2亿元,订单进度达70%,预计3月陆续出口至匈牙利、巴西、墨西哥、捷克、俄罗斯。公司总经理介绍:“目前我们在手订单已经可以做到接近6月中旬,2025年全年订单预期达到8亿,较2024年增长约15-20%,出海订单预计占50%。”
(时晟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