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新春走基层 | 宿迁沭阳:把盆景变风景,老一辈花农成“花乡点金手”

春节临近,宿迁市沭阳县作为全国知名的“花木之乡”,当下正值年宵花市场格外火爆,每一秒都有20件左右的花木被打包发往全球各地。1月23日下午,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村民姜野下播后就赶紧将拍出的十几个盆景打包发出,随后她拿出手机,给自己的父亲下了个订单:这批“小品”又卖完了,我等会再送些“胚子”过去,赶着元宵节前打理好!



历史上,沭阳县一直是“南花北移、北木南迁”的重要集中地,颜集镇花木种植传统悠久。早在30多年前,姜野的父亲姜柏等老一辈花农们就拎着“大喇叭”蹬着自行车走遍全国,1992年,堰下村花木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后来,随着花木电商的兴起,姜野这样的“花二代”“花三代”接过了父辈们的事业,用手机直播代替以前的“大喇叭”、自行车,在农村电商蓝海中一骑绝尘。2014年,沭阳县入选“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0年,沭阳县再次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4年,沭阳县入选全国首批农村电商“领跑县”。

“这条虞姬路两旁遍布数百家花木电商。每天至少3万单快递从这条路发出,一年得有数十亿元销售额。”在跟着姜野去送“胚子”的途中,堰下村党总支副书记胡道兵在村里边走边介绍,全村1229户人家,工商营业执照就有1200张,几乎每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型的产业主体:有人负责直播零售,有人从事花木经理人联系全国各地的客户和产销市场,有的则负责分拣、搬运、运输等环节。

年轻人成了花木电商的主力,老一辈的花农们也没闲着。“他们现在都是‘点金手’,进价几元钱的‘胚子’,在他们手中雕琢一番后,‘身价’立马暴增至几百元。”胡道兵介绍,在村里大大小小的网店中,销售额靠前的,大多家中都有老花农“坐镇”。



如今,村里有200多名像姜柏这样有着几十年从业经验的老花农,他们因为懂花,又具备较高的护理、造型知识,往往能为各个主播带去不少收益。就在一个多月前,姜柏在女儿的直播间里讲解黄杨相关护理知识时,作为“模特”的那棵黄杨就被客户以1万元的价格给买走了。

“几天能做好的这类‘小品’进货价一般都是5元左右,成交价平均能达500元左右,好一些的作品几千元,需要‘养’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镇店之宝’,各家多少也都存了几个,平时作为店铺里的展品,替我们招揽人气。”到家后,姜野走到院里旁的一个只有几十平米的温室大棚,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盆景,今年62岁的姜柏正拿着剪刀和铝条,在给一株半人高的地柏做护理。

这株地柏今年40多岁,姜柏已经精心打理了它30多年。定位、缩枝、拿弯……姜柏粗糙的双手格外灵巧,熟练地让铝丝呈45度角缠绕在枝条上,随后又开始给它做日常的防虫防腐处理。



19岁开始,姜柏就跟着家里的长辈跑了不少的花木交易集市,在这些大集上,能卖出好价钱的都是造型独特的作品,因此从入行开始,姜柏就一直在自学相关知识,久而久之积累了大量经验,他自己也从一名花农成了远近闻名的手艺人,常常受邀参加各类花木展会,或是被国内一些盆景设计公司请去帮忙做造型。



“最近七八年,女儿开了网店卖盆景,我经常会为她做些‘小品’在店里卖,每次效果都很好。”讲到这里,姜柏颇为自豪,现在沭阳的花木产业与他的经验已经大不一样,不仅种植、养护都用上了现代农业“黑科技”,通过手机就能看到大棚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物联网,让花木的繁育、养殖变得更智能,原本在这些全新事物面前,姜柏颇为不知所措,没想到反而让他的工作变得更加顺畅。

姜柏解释,对盆景造型来说,“胚子”最重要的是根系健康,而在现代农业的加持下,棚里的花木盆景成活率非常高,因而也大大缩短了造型和养枝的环节,一些小型景观只需要几天就能塑造完成,省时省力。

姜柏说,现在不仅是女儿需要他,镇里对他们这批老花农也格外重视,不时邀请他们在线上开班授课,还给他找来了几个年轻人当徒弟,把宝贵的手艺传承下去。

“通过工匠大师的‘技术加持’,花木电商‘数字赋能’,盆景的销售量、附加值均大幅提高。”颜集镇党委书记陆雷雷介绍。近年来,沭阳县颜集镇通过镇村引导扶持,一批乡土大师建设了“产、学、研、销”一体化的乡土大师直播基地,从“卖盆景”向“卖风景”“卖附加值”转变。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