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学习时报》刊发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署名文章《干字当头 狠抓落实》。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方向、明大道,定目标、定举措,从理论到实践、从认识论到方法论,都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将认真学习贯彻,坚持干字当头,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准确把握党中央对当前形势的重大判断,坚定自觉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内外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作出系统总结,为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将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分析判断作为新形势下谋划工作、应对变局、服务全局的逻辑起点,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贯彻到经济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指引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战风浪、攻难关,稳大局、开新局,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中国的发展依然是“风景这边独好”。特别是202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一举扭转经济下滑势头,在经济指标前高、中低情况下迅速实现后扬,扬起的不仅是数据,更是信心和预期。这一系列英明决断,彰显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科学把握,对变化变局中挑战机遇的高超驾驭,是因时因势、识变应变的大手笔,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生动体现,是关键时刻、重要节点核心作用的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指引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已经成为全党上下的最大共识,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力量之基、信心之源。
“五个必须统筹”是做好经济工作的科学方法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决定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和大国博弈的物质基础。这一过程不可能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面临各种困难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统筹”的重要关系,是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方法论,是我们应对解决错综复杂矛盾问题的“金钥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苏经济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在全国大局中举足轻重、不可替代。我们要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就必须更加自觉地领会和运用好我们党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在平稳接续中拓展发展空间;贯通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做到不缺位、不越位;用好改革之力、法治之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突出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把握好时度效,充分释放克服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信号。
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赋予我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以及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建设农业强省、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实践人文经济学、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等一系列重大任务。这些大事要事,有的是着眼塑造长远竞争优势进行探索创新首先对江苏提出来的,有的是聚焦当前发展矛盾困难要求江苏率先破题的,有的则是针对江苏发展突出问题要求我们防范化解的,背后都蕴含着国家战略需要,都是关乎全局的“国之大者”。我们必须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度,切实增强抓经济、谋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高质量完成好这些重大任务,在服从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不断塑造新优势、打开新空间。
全面落实党中央重点任务部署,创造新的发展实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部署了“九项重点任务”,抓纲带目、切中要害,针对性、牵引性都很强。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确保真正到位。第一,围绕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突出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突出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第二,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第三,围绕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动力活力。第四,围绕稳外贸、稳外资,加快培育外贸新增长点,着力解决知识产权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外商投资关切和项目落地中的难点问题,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第五,围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高水平建设平安江苏。第六,围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推动城乡共同繁荣。第七,围绕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发挥重大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推动“1+3”重点功能区各板块优势互补、各展所长,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新的增长极。第八,围绕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美丽江苏建设取得更大成效。第九,围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人口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体举措上,我们将结合江苏实际,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统筹抓好促消费、增收入、惠民生。针对需求不足这一问题,以更加精准的政策举措来提振消费,以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来提升群众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以保障改善民生来释放内需潜力。抓住用好国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政策机遇,进一步优化补贴方式,更好撬动汽车、家电家居、智能终端等消费,促进消费升级。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打造消费品牌,积极拓展首发、首店、首秀、首展等消费场景,扩大健康、文旅、体育、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消费,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和便于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产业,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做好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切实稳定群众增收预期。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扩大普通高中资源供给,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落实好国家医疗卫生强基工程部署,持续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完善落实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低收入人口兜底保障,加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有效促进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外商投资。无论是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还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都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都要落到具体项目上。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聚焦交通、能源、市政、水利、信息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中的堵点卡点,统筹好重大工程和“小快灵”项目建设,加快联网、补网、强链,持续降低物流等经济社会运行成本;系统推进城市更新,统筹好地上和地下、生活和生产、保护和开发等关系,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着力补齐地下管网管廊、综合能源、智慧城市、消防安全、社区服务等短板,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和安全韧性。充分发挥民间投资主力军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和投资意愿,通过明确参股比例等方式,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能源、水利、农业农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外资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落实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服务业扩大开放等改革措施,让更多外资深耕江苏。注重抓大带小,既紧盯“高大上”的项目,又招引“专而精”的高科技项目,建好省内国际合作园区,培育投资江苏的新品牌。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全面创新,其中科技是源头,产业是主战场,企业是主体。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协同创新突破,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更大力度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谋划推进新的重大项目,围绕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领域,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和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着力发展高科技服务业,全力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加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更大力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动化工、纺织、钢铁、建筑业等传统产业设备更新和绿色化转型,持续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推进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着力形成先发优势。更大力度推进企业创新,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用好国产大飞机规模化等机遇,积极参与各类创新联合体、产业链联盟,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加强对产业链关键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统筹布局和规范引导企业“走出去”。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园区经济、跨行政区经济。这都是江苏长期发展中形成的重要支撑,也是江苏的发展品牌,蕴藏着巨大潜能和许多新的增长点,必须加大改革赋能力度,进一步激发动力活力。引导县市跳出“县域思维”,在区域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中找准定位,既用好“时空近距离”,依托高铁、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枢纽节点,更深层次融入都市圈,借势借力破解人才、技术、资金等瓶颈制约;又用好“网络零距离”,在工业互联网、算力互联互通等助力下,推动高端要素虚拟化集聚、网络化协同,积极探索打造“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能级。全方位促进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支持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勇于开拓创新,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办好柬埔寨西港特区、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等园区,加强海外仓布局建设,拓宽中间品出口渠道,继续做大跨境电商,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为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战略纵深。深化跨行政区合作,主动携手沪浙皖,强化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深度对接,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科创等优势资源,全面促进强强联合;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支持苏南与苏北、都市圈内以及资源禀赋互补或产业协同效应强的地区之间加强对接合作,把“产业飞地”与“科创飞地”、“人才飞地”等统筹起来,更好实现错位互补、各展所长。
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促稳定。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把安全风险防范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更好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建设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地方债务管理新机制,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继续加强央地协同监管,保持严打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压态势。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大力度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更实举措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探索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零碳园区。紧盯潜在风险隐患,扎实开展社会矛盾风险化解、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切实强化公共安全系统施治,严防极端事件发生。
坚持干字当头,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我们将坚决扛起责任,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更好地调动起全省上下的积极性,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用心用力把党中央的重视和支持转化为新的发展实绩。党中央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加力扩围的政策利好,对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要素保障支持,让我们信心倍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一直十分关心,多次亲临江苏考察,多次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江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令全省上下倍受鼓舞。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抓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真正学深悟透,把党中央意图真正领会透,把党中央政策要求把握准,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打好政策“组合拳”,努力拿出一个好的成绩单。
用心用力把江苏长期厚植的综合优势转化为新的发展实绩。江苏发展基础好、韧性强、潜力大,在很多领域都已形成一定优势,各项工作必须奋发有为、走在前列。我们将用好优势、积极作为,在传统优势领域继续巩固领先地位、更上一层楼,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主动作为、敢为人先,在社会民生等领域协同发力、齐头并进,积蓄汇聚成更强劲的发展势能和动能,推动江苏发展继续向好、长期向好。
用心用力把应对困难挑战的过程转化为新的发展实绩。看到优势能够增强信心,正视困难挑战有利于增强信心,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两点论”,用好危和机的辩证法,善于从困难中看到正在出现的积极变化,从压力中看到正在孕育的新动力,从阻碍中看到已经明晰的突破方向,从挑战中看到更长远的发展机遇,以扎实的工作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用心用力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转化为新的发展实绩。我们将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树牢正确政绩观,放开手脚、带动各方面一起干;更加关心爱护企业家群体,让他们心无旁骛做大做强;更好激励科研工作者探索创新,不断攀登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峰;更大力度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劳动者满怀激情建功立业,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以“走在前、做示范”的实际成果,向党中央交上新的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