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漫评:千年运河焕新彩 奏响时代华章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盛大启动。这一活动是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起点,千年运河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

千年运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与璀璨文明。它如同一条闪耀的文化纽带,连接着华夏大地的山川湖泊与城镇乡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人间的百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要求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指明了方向,此次活动正是积极践行这一精神的有力举措。

心怀“国之大者”,讲好千年运河的时代篇章。互联网赋能,推动新时代运河文化传承发展,千年水脉通向未来、走向世界。互联网作为当下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工具,为大运河文化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无限可能。通过网络,时空限制被打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领略到大运河的独特魅力。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视频、深入的文字报道等,都能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引发关注,激发全民对大运河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新时代大运河的华丽蜕变,彰显了中国在文化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与显著成就。我们应用心讲述这些故事,将总书记的指示落到实处,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活力。

坚持追本溯源,解读好大运河的文明基因,深挖大运河文化内涵。大运河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蕴含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历史长卷。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洞悉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精神密码。采用线上线下联动、大屏小屏共振的传播方式,能让更多人领略到大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为网民在新征程中提供文化滋养和精神支撑。在保护好大运河历史风貌的基础上,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挖掘报道鲜活生动的故事,促进古老运河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深度融合。行进式探访感受历史沉淀,沉浸式体验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交流。通过这些方式,更好地展现大运河在新时代的魅力,让“运河之歌”在网络空间长久回荡。

突出兼收并蓄,描绘好千年运河的友谊画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大运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向世界讲述大运河的故事,开展多语种、多渠道、跨平台、跨文化传播,能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中国文化,增进相互理解与友谊。在此过程中,续写中外文明美美与共的精彩篇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张红梅)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