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逐绿而行 向绿而兴 南京栖霞“碳”寻高质量发展新路

龙虎网讯(通讯员 李欣 记者 汤鑫磊)“生活污水‘洗净’后产生的污泥怎样才能无害化处置?”“低碳农业已经成时尚,土地吃上了‘营养餐’。”“低碳项目集中签约!助力节能降碳。”近年来,栖霞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始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速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扎实推进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为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能量”。

“人治”转向“数治” 以“智”提质“点碳成金”

以“智”识人、以“慧”统运、以“数”促管,是垃圾分类从“人治”转向“数治”的现代化特征,也是探索大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路径。栖霞区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数治”实践之路,打造“互联网+分类”新模式,将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作为产业链运营,并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综合管理平台为抓手,通过“智、慧、数”三方面,推进辖区垃圾分类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

大件垃圾一键预约、可回收物一键收货、清运任务一键查询……目前,栖霞区易联瑞智垃圾分类全链条监管平台一键分类已成为辖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主流工作方式。通过该平台的运用,可以将垃圾分类业务中所涉及的人、车、物、事进行全流程管控,仅企业1个“e直收回收点”,每年直接处置的可回收物就达550吨,二氧化碳减排超过1833.7吨。同时,社区居民也可通过平台手机端小程序轻松完成可回收物分类兑换、减碳量获取,用于抵扣现金消费,做好“碳减法”的同时,也实现“点碳成金”。在有力的“数治”支撑下,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其他垃圾总量较垃圾分类实施前减量7.2%,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74%。

秸秆变废为宝 让土地吃上“营养餐”

近日,在栖霞区龙潭街道大棚村东南角的一排水稻田,两台大中型动力机械车正在田间穿梭作业,它们均匀地撒下生物炭,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吃上这份“营养餐”。



据了解,秸秆炭化还田是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能够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秸秆经炭化后,可以成为生产生物炭基肥的原料,最终返归农田,能够起到固碳减排、改良土壤、钝化重金属、减肥减药、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和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近年来,栖霞区利用秸秆“炭化还田”技术改良土壤已取得明显实效。去年,龙潭街道大棚村通过该技术一举增产30万斤水稻。今年,栖霞区又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启动了以生物炭为基础的肥料综合利用大田中试项目,探索秸秆“炭化还田”技术在减肥增效和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新应用。据悉,栖霞区龙潭街道大棚村从2016年开始研发生物质炭化生产线,在2021年规划建设厂房、设备及216亩水稻试验田。经过不断升级改良后,“秸秆炭化还田多联产技术项目”绿色农业生产试验基地于2023年年初正式投产运营。此次启动秸秆“炭化还田”大田中试项目,旨在进一步探索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发展高扬“绿”帆 低碳项目“落地开花”

“碳”路美好,逐绿而行。今年5月13日至19日是第3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南京市公共机构启动仪式在栖霞区成功举行。仪式上,多个绿色低碳项目集中签约,为栖霞区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力推广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提供了“项目支撑”。



近年来,围绕推进资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工作要求,栖霞区各部门全方位联动探索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路径,着力提升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走出一条节约集约、资源循环利用的“无废”之路。而本次启动仪式的成功举办将成为栖霞区推动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发展理念、深化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强劲动力。

“全区公共机构将以此次活动作为提升素质、汲取经验、推动工作的重要契机,主动加强与市各级部门、兄弟区的沟通联系和业务交流,不断推进全区公共机构节能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形成政府主动引领、企业积极参与、群众自觉践行的良好格局。”栖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栖霞区也将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绿色低碳宣传,形成合力,努力营造“节能降碳,你我同行”浓厚氛围。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