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宿迁:深耕农文旅融合 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速新闻记者 李文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旅游时既关注旅游景点本身风景、文化、习俗等“固有价值”,也关注乡村特产、参与体验、地道美食等“产品附加值”。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带动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加乡村旅游产业价值和产品优势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宿迁立足特色资源,在推出特色优质文旅产品、推动乡村旅游线路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乡村沃土焕发出勃勃生机。

“美丽资源”激活“美丽经济”

前不久,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全国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江苏省共有58个产品入围。其中,“泗阳鲜桃”成功入选。

泗阳县桃果共有油桃类、蜜桃类、黄桃类、蟠桃类4大类特优品种,包括“霞晖”“霞脆”等40余个品种,脆、甜、鲜、美的“泗阳鲜桃”打出了名号,并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近年来,泗阳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带农,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桃”文章越做越大。

善用“美丽资源”,激活“美丽经济”。一方面,泗阳县围绕“农业+生态+旅游”,以乡村振兴和产业富民为目标,大力发展桃果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卢集镇、爱园镇为中心的245、330省道沿线“两片两带”产业发展布局,再现了“夭桃千顷,灼灼其华”的盛景。另一方面,泗阳县制定了桃产业发展规划,从提升品质、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方面统筹推进桃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集“产、加、销、旅”于一体的全链条发展格局。

此外,泗阳县以桃为媒,农旅融合,打造了卢集镇的桃果公园等农旅基地,开发农耕体验、垂钓采摘、养生养老等项目,举办桃花节、赛桃会、秋桃品鉴会等活动,推动该县桃产业、桃文化、桃产品向更远处延伸。

目前,泗阳县桃果种植规模6万亩,年产桃果11万吨,产值近20亿元。每年桃花绽放之时,在泗阳最大的桃果公园——桃源公园,游客们穿梭于桃林间,赏花、拍照,尽情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如今,桃源公园已成为泗阳县极为精致的农旅景点之一,每年吸引观光、采摘的游客5万余人。

“好丰景”绘就“好风景”

近日,记者来到宿城区蔡集镇田洼智慧农业园,只见温室大棚里小番茄果实饱满、色泽诱人,市民游客忙着采摘、拍照,还有不少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研学活动。

记者了解到,田洼智慧农业园建成各类设施110万平方米,引进经营主体26家,带动了300余名农民就业,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我们建了直播间,把产品卖到全国。”田洼村党总支书记吴沅锴表示,未来,将打造“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研学旅游”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近年来,宿城区将农文旅融合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构建“以农为本,以文为魂,以游带动”的产业联动发展体系,让农文旅融出乡村振兴好图景。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宿城区建成以唐圩三产融合产业园为代表的省级农业重大项目28个,全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同比增长21.98%,获评省级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除了这些,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蝴蝶兰大世界、朱海休闲运动小镇等新业态也火热出圈,一、三产业联动发展,“风景”与“丰景”相映成趣。2023年,宿城区141个涉农村居平均收入101.7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69.2元、同比增长7%。

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宿城将聚焦“农文旅+”,不断开发和拓展新业态,实现更高水平的乡村产业振兴。将坚持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持续壮大农文旅融合业态,努力让“水韵天成·自在宿城”成为愈发闪亮的名片和标识。

“烟火气”点燃“夜经济”

近日,伴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不少市民走出家门,开启“夜嗨”模式。袁家村·宿迁印象则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在这里可以吹吹晚风、吃吃美食、看看夜景,享受多姿多彩的幸福夜生活。

袁家村·宿迁印象位于宿豫区新庄镇杉荷园片区核心位置,主要包含商业街(餐饮小吃街、民俗文化街、酒吧街、文创街等)、民宿集群、酒店及景点公建、停车场等。其中,一期项目以吃为主,包含当地特色小吃、农家院、陕西风味小吃、传统手工艺作坊等。二期项目牌坊街于2023年国庆期间开街营业,其整体建筑风格以北方传统合院建筑为主,主要经营业态包括特色餐饮、精品民宿、主题酒店、传统手工作坊等。

随着时尚、年轻业态的加入,袁家村·宿迁印象经济模式逐步从“阳光下”过渡到“月光下”。近年来,袁家村·宿迁印象深入挖掘宿迁本地传统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为方向,积极进行夜间文旅消费场景设计和主题营造,开发有独特IP价值的消费项目,打造辨识度高、感受度强、美誉度好的夜间文旅消费品牌。并创新发展夜演、夜展、夜读、夜娱、夜秀、夜游、夜食、夜购、夜宿等业态,推出常态化、品质化、特色化夜间文旅消费产品。

每当夜幕降临,袁家村·宿迁印象内灯火璀璨,游人如织。游客品尝着宿迁本地特色小吃、农家菜、陕西风味小吃,在酒吧、咖啡店里开怀畅饮,传统手工作坊的优质农产品也受到游客的一致喜爱。

2023年,袁家村·宿迁印象入选为江苏省第二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培育项目,被评为首批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赋能宿豫区夜间文旅消费再上新台阶。2023年,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超545万元,成为宿迁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