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泰州海陵:以“智造”促转型提动能,构筑产业发展新沃土

在泰州市海陵区科创社区,有29栋研发小楼,是专门为科创企业提供研发的平台。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使用率已经达到了70%,形成了孵化研发在小楼、终试生产在车间的全新格局。



      科创社区是由海陵区重点打造的创新型孵化加速器,占地200亩,这里拥有41幢现代化厂房车间,分布着29幢环境优雅的研发小楼,环境优越。据了解,项目入驻这里,必须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项目、所在细分行业的“领头羊”项目,同时必须是具备量产能力的项目。

      为推动入驻企业加快壮大,海陵区还帮助落户项目对接财税服务、工商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企管资源,对接税收奖励、人才政策、科技政策等政府资源,对接产业合作、资源整合、投融资服务等市场资源。

      海陵区相关负责人说:“进一步优化科创社区孵化器、加速器的建设理念,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包办墙外事、帮办墙内事,打造一个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这样的探索实践已产生阶段性成效。孵化的企业中,江苏济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次性宫腔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昱辉激光科技(泰州)有限公司的闸机产品为国内首创,旭星新能源科技(泰州)有限公司研发的新能源电动压缩机已实现量产,江苏创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打破高端血液透析耗材和血液透析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壁垒。

      围绕“科创城”建设,海陵区提出构建“一核一廊一区多点”协同发展格局,几年下来,科创版图越来越清晰。

      今年4月,海陵区科创广场揭牌。作为“科创城”建设的核心地标,这里将被重点打造成为科技企业集聚基地、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科技金融服务基地,不断集聚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等高端创新要素,营造利于创新要素互通的氛围与环境。

      以东环快速路为主线,串联科创中心、S-Park等功能载体,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过程孵化链条,科创社区就处在这条主线上。

      2023年2月,北京离岸创新中心揭牌。今年4月,上海离岸创新中心、南京离岸创新中心同步揭牌,上海福照人间、江苏众纳能源科技等项目入驻上海离岸创新中心,“研发在外地、生产在海陵”的协同发展体系加快形成,助力本土企业“借梯登高”。



      海陵区作为“科创江苏”首家试点区,充分利用省级科创资源。从2020年至2023年,海陵区已连续四年开展“科企联姻”,累计签约产学研合作协议近百份,集中签约“揭榜挂帅”人才科技项目38个,促进多项科技成果落地。通过专家会诊团,累计邀请10多名院士、200多名行业顶尖专家前来考察,并根据主导产业组建产业服务队,常态开展多种形式科技合作,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推动了企业“智改数转”提速。

      在民慧数智供应链大数据中心,通过“慧拼钢”发布平台,客户可以根据品种、类型以及规格尺寸等发布自己的需求,选择离自己厂区最近的加工配送中心,填写地址就可以发布拼单需求。



      江苏民慧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先是一家从事传统钢铁贸易的企业,利用企业产生的钢板边角料,民慧数智试水钢铁电商,并于2015年运营慧钢在线平台。不同于其他企业线上直接销售钢铁,慧钢在线平台可在线提供板材的剪切加工、物流配送等全产业链服务。

      2022年,海陵区全面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江苏民慧发力钢铁原材料数字经济赛道,推出自主研发的“慧拼钢”系统,中小微制造业客户可在系统和其他客户拼单,共享整卷钢板,深度触达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凭借规模化、数字化、品牌化等优势,利用大数据、5G、物联网等技术,“慧拼钢”系统已积累6000多家下游终端客户。

      江苏民慧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企业将在宁波、合肥、佛山等地建立多个加工配送中心,积极筹备海外仓储配送中心,建设开拓海外市场,升级智能仓储加工,利用大数据贯穿上下游实现智能制造。2023年,我们的销售额达到了37个多亿,预计2024年能突破60个亿,2025年将突破百亿销售目标。”



      目前,民慧数智已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金桥焊材入选国家工信部5G工厂名录、获评省级绿色工厂。

      下一步,海陵区将继续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堵点难点问题,借助科企联姻、离岸创新中心等载体平台,持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智能制造发展迈向更高台阶。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