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厚植美丽中国的绿色低碳底蕴

今年5月13日至19日是第3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绿色转型,节能攻坚”。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事实上,近年来伴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减少碳排放、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一个又一个的“绿色故事”正在上演。在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像一个超级“充电宝”消纳电能,让“风光”资源得到稳定利用;在四川,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让宜宾的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枝”,叫响了“动力电池之都”的新名号;在内蒙古,煤制烯烃开辟能源化工的新技术路径,助推当地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加速,越来越高的经济发展含“绿”量,有效提升了增长的含“金”量。

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科技不断取得新突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底气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一方面,要重视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改造,另一方面,要加强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要坚持创新为主导,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引领创新要素向绿色低碳行业集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既需要生产方式的转型,也需要生活方式的转变。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受同一方水土滋养,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让节约成为日常习惯,让节能成为生活态度,人人动手、人人尽责,积极主动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购物时自备布袋、随手关灯、无纸化办公、空调调高一度……每个人生活中的细小选择,看似微不足道,但点滴之力汇聚起来,就能迸发出绿色低碳的强大合力。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踏上新征程,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必能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让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迈宣)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