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两会”部署,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改善社会预期、回应群众关切,江苏省政府组织“贯彻省‘两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系列新闻发布活动。
我苏客户端讯2月18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2月20日下午,省政府召开新闻会,就如何推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势见效,亮出科技系统的具体举措。
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约4100亿元,占比3.2%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回稳向好态势,产值占比49.9%、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比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均提前两年完成了省“十四五”目标;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GDP总量2.1万亿,苏州工业园区等4家高新区进入全国前20强……过去一年,江苏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推动全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介绍,江苏将推进“1820”基础研究“策源”突破。去年,江苏聚焦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部署“1820”路线图,即布局了18个重点领域、部署了18项主要任务、提出了20条支持政策。江苏将对标国际领先,加快建设高水平基础研究中心,强化实体化运行,实行“里程碑”考核。遴选顶尖科学家领衔实施40个左右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省杰青、优青计划翻一番,力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500个以上。探索设立“应用基础研究特区”,在科研选题、项目组织、科技奖励、高端人才引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赋予科研自主权。开展顶尖科学家江苏行活动,根植“从0到1”策源力原创力。
在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方面,突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围绕发展世界级产业集群部署创新链,在高端装备、集成电路、通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氢能及新型储能等领域,部署40项科技重大攻关项目,解决“卡脖子”问题,打造标志性产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创新链,在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类脑智能、未来材料、固态电池等方向,部署80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增创新动能新优势。编制未来产业“一图三清单”,加快前沿技术、示范企业、科创园区、应用场景、标准规范等“5个100”布局,更好地开辟和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支撑。江苏将推进战略科技力量“聚合”突破。用心用力打造一流高端研发平台,全方位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运行,推进紫金山、太湖、钟山、云龙湖实验室和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展,力争取得重大成果。全力支持中国科学院在苏科研机构建设。推进原子极微制造等实验设施纳入国家序列。建设好已获批的3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年底前牵头全国重点实验室达40家。面向长江经济带开拓江苏实验室联盟,在通信等领域布局建设2~4个领域类实验室联盟,深化与优势产业链的适配融通。
在推进区域协同创新“赋能”突破方面,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介绍,将围绕“一带两极三圈多点”创新布局,支持南京、苏州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构建环太湖、南京、徐州“三大科创圈”,布局海洋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心,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融合发展。发挥高新区创新主阵地作用,招商引资与招科引智并举,加快新质动能接续,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GDP力争达2.25万亿元。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独角兽公司,组建10个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和8家概念验证中心,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超5.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0万家,打造创新企业集群,形成创新矩阵引力场。
科技事业的“摩天大楼”高高耸立,离不开一个坚实而稳固的人才地基作支撑。全省科技系统将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积极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再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省域实现机制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机制,加大人才激励与减负力度,推动更多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推广省产研院“概念验证+拨投结合+科创基金”经验,深化科技奖励、高新区评价改革,强化科技伦理和科研诚信治理;修改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扩大赋权改革试点,筹备江苏产学研合作大会,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新增科技领域贷款超25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000亿元,运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和数字科技平台,激发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记者/周洋 孟晓晴 设计/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