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是江苏京沪高速改扩建通车后迎来的首个春运“大考”。改扩建后的智能系统使用反馈如何,沿线服务区服务项目有何新意?新江苏记者,进行了一次行进体验式采访。
2月9日,除夕,江苏高邮南收费站。
当值人员戚志富坐在收费站出口四道旁的云亭内,看着电脑实时监控车辆通过站口。
这处去年11月刚建成投用,面积只有20平方米的透明玻璃房,被来往收费站的工作人员称为“智慧云亭”。
坐在云亭内,亭外广场车道情况一目了然。眼前电脑上,车辆图像相及关信息同步联网。“春节小客车免费放行程序更新通知来了,操控云亭内云边协同电脑按键,按要求做好各车道程序更新和版本信息核对。”当值人员戚志富和记者交谈起来。
智慧云亭辅以“云边协同系统”联动,是在京沪改扩建八车道后,江苏首家实现云亭音视频互动协同自助发卡机器人特情远程处置的场景。
在戚志富眼中,云亭的“智慧”不只是提供视野宽广的服务。他告诉记者,围绕司乘通行自助、特情远程协助等模式,结合入口发卡机器人车牌车型识别算法,实现特情处置智能求助、车辆信息一键修改等功能,便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处置,车型判别有误、车牌识别错误等常见特情。“基本60秒处理完,较人工现场处置平均节省近100秒。”
交谈间隙,眼前屏幕上的摄像头启动了。“入口三道来了面包车,疑似非免费放行车辆,先远程操控小客车专用道落杆,摄像头联起来确认车型。”道口特情发生了,戚志富边操作边介绍:春节假期,小型客车免费对象为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这种面包车很可能是8座、9座客车,要查看行驶证核验。戚志富赶忙通过音视频和司乘云端沟通,指导司机将行驶证对准摄像头,查看该车行驶证,核实无误后对车辆快速放行。
“这要以前,我们得穿行道口到收费亭内询问,浪费时间不说还易拥堵,穿行道口风险也大。”当班负责人,江苏京沪高速高邮南收费站站长臧志伟表示,如今在云亭内当班,一键通话后传输两处实时画面,驾乘人员在车内通过工作人员指导,面对摄像头沟通核实后,第一时间就可解决。
内外零距离沟通,不出云亭,也能解决亭外事。
从视频接通到最终放行,戚志富和驾驶员林师傅几回合沟通,只用了不到40秒,较之前人工现场处置省了近60秒。“你们辛苦了,再见。”在视频内简单问候,林师傅一脚油门,开向属于自己的远方。
进亭工作,工作不停。下午两点多,时近早中班交接。“步子没走太多,却接续进行了好几个岗的工作,这个除夕咱过得也挺‘智慧’!”戚志富打趣地说。
工作人员少跑路,传输数据多跑腿。从“一人一亭”到“一人多亭”转变,由“一人一岗”向“一人多岗”跨越,迎接这个假期日益增长的运输高峰,高速上的智慧出行,这一刻,浓缩于这处20平米的小亭子。
下午时段,不少市民选择在高邮服务区休息。青海面条25元一碗,还能无限续面,三楼一处标明“青海拉面区域公共品牌授权店”铺面,陆续有食客排队。
店铺去年9月开业客户便络绎不绝,很多人特意下到服务区,尝尝这处“青海味”。“开业后到去年底,共实现近80万元营业收入,日均营收进入服务区前五。春运期间迅猛增长,每天保持万元以上。”作为服务区“大管家”,主任陈锦安对青海拉面情况如数家珍。
“我们青海拉面棒棒棒!”拉面店店长是位26岁的年轻小伙,来自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马回光。
“老板,是不是想家啦,今天汤底有点咸呀。”杜师傅是位货车司机,每次路过高邮服务区都爱停留,吃碗拉面解解乏。显然,今天的拉面汤汁不似往常。
马店长看到熟人来了,没打马虎眼。“您别急,我来尝尝味儿,是不是重了。”走到档位内品尝后,马回光眉头微皱。“确实确实,口味重了,帮您重做一碗!”
看着杜师傅又续上一碗面,马回光眉头渐展。“让每位来吃面的顾客吃得好吃得饱,把青海拉面从小窗口推向五湖四海,是我们的荣誉和骄傲。”
“小师傅,拉面不错,你再推荐推荐青海旅游呀。”用餐间隙,不少食客和马回光交流。小马店长倒也热情,不吝啬分享起家乡景区和美食。他明白,服务区内这个24平方米的拉面馆,也是推荐家乡青海的大窗口。
交谈间,陈锦安自豪地告诉新江苏记者,高邮服务区是青海拉面入住江苏的首个高速服务区,更是苏青两省续写“山海情”的写照。
说罢,他拿出一封今年一月底来自青海海东的感谢信:青海拉面形象店落户高邮服务区,扩大品牌宣传,助力青海产业振兴,促进群众就业增收,为援青协作再添新经验,好做法……“你看,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和面、揉面、拉面、下面……干面粉拉出一碗面,小葱、五花肉、油泼辣子、陈醋,依次来做客。京沪高速上,服务区里的这次见“面”,浓缩了归家路上的情感,更寄托了龙年最美的祝福。用马回光的话说,“吃碗青海拉面,祝大家友谊长存。”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郭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