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青年一代,“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青春力量,青春“信”念系列短视频于2023年12月30日起正式上线。系列短视频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出品,现代快报+制作,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特别支持。系列短视频通过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用奋斗淬炼青春之歌,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向历史深处探索,为民族复兴奋发。
2013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勉励当代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十年多来,总书记的殷殷期望,激励着考古青年们,孜孜不倦为中华文明注入不竭青春力量。
“考古热”蔚为风潮,考古人接续奋斗
各大博物馆收获海量“自来水”,文博类节目频频火出圈……近几年,从“集章热”“博物馆热”,到眼下的“考古热”蔚为风潮,观众们乐在其中,大家对考古的认知也在逐渐改变。
“我发现,三星堆一‘上新’就会上热搜,上官婉儿墓葬、太平公主宅等发现也都引发大家热议。”对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卢亚辉来说,这样的变化是让人惊喜的,这样的氛围转变成为激励新一代考古人坚守的“发电机”。
2013年4月28日,在临近本科毕业的节骨眼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的全体同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们向总书记汇报了参与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和野外考古实习的所思所想。卢亚辉就是当时的写信人之一。很快,这帮青年学子在当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总书记勉励我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受到鼓舞,不少同学积极攻读研究生学位,毕业之后在田野一线、高校、博物馆等从事考古发掘、教学、研究等工作。”2018年卢亚辉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他曾先后参与到辽上京、西安碑林、雄安古州城、隋唐洛阳城等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这些经历让他对总书记的回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行甚于言。”对于未来的考古发掘工作,卢亚辉有自己的小目标。“我将立足中原汉唐都城与墓葬,辐射祖国周边诸城址,以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和对古代城市形制、布局、沿革等复原与研究,与考古界同仁一道,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等理论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择一事、终一生,以“考古梦”助力“中国梦”
考古并不是像大众想象中的那样浪漫。对于考古人来说,他们的“办公室”是田野考古工地。冬天和寒冷对抗,夏天和高温、雨水纠缠。风餐露宿、青灯黄卷、耐得住寂寞,才是他们的常态。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田野一线,几乎全年无歇。一年中有八九个月在田野考古工地上。”卢亚辉说。
与卢亚辉同龄的车亚风,2016年从吉林大学考古系毕业后就一直在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工作。2017年,车亚风代表苏州考古所参与黄泗浦遗址发掘工作,寻找鉴真第六次东渡的出发码头。在这个工地,车亚风一待就将近两年。
在车亚风看来,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理解中华文明发展,就离不开考古,只有通过文献与实物资料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描摹,才能更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而与那些星散在广阔中华大地丰富的地下遗迹资源相比,考古事业期待更多年轻力量的加入。“在我们所里,年轻人开始挑大梁。现在工作条件越来越好,防晒网、考古方舱的使用,为研究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车亚风说。
“入坑”已近五年的骆馨怡,现在是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考古文博专业研一学生。对她而言,考古发掘与研究就像一个“寻宝”的过程,完成“穿越时空”的梦想。
骆馨怡说,人生的宝藏在考古的田野里。“择一事、终一生,这是许多考古前辈的真实写照。我要向前辈们学习,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初心,专心做好考古这一件事。”
奋斗是青春应有的姿态,行动是青年最好的磨砺。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是考古青年的青春"信"念,也是无数青年人的共同追求。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新月 徐苏宁/文 顾子臻/设计
指导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
出品 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
制作 现代快报+
特别支持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校对 张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