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运河畔,执绿为“笔”向美而行

  


  运河泱泱,泽润千里。8月24日,以“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江苏扬州启幕,通过展示分享运河永续利用、绿色发展的“中国行动”与“国际案例”,交流互鉴可行路径与思路对策,推动国际运河城市交流合作,提升中国大运河国际影响力,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努力将大运河打造成为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河、美美与共的生态之河、惠及子孙的幸福之河、开放包容的交流之河。

  心怀“国之大者”,夯实生态创建根基。高点站位强引领。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大运河作为“活着的文化遗产走廊”,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创造,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历史见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只有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才能持续焕发勃勃生机,接续造福世世代代。

  坚持保护优先,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运河贯穿南北、汇聚名城,沿线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绚烂多彩的人文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佳诠释。近年来,在运河畔,每一个在河之“州”都展现着城市的责任担当:地处江运交汇处的扬州,建成10个生态中心,送水期内水质始终稳定在III类以上;无锡划“红线”保护大运河沿线,让千年大运河焕发新光彩;广西建设沿河生态廊道,共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带,构建“绿色和生态平陆运河”……只有不断通过实现对运河原生面貌的全方位保护,打牢守护大运河文化的现实基础,才能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创新融合驱动,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古往今来,运河水既滋养了沿岸人民,也造就了沿线城市的兴建和发展。大运河是一条活力充沛的发展之河,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自然生态的永续利用。从楼船夜雪的瓜州古渡,到风正一帆悬的施桥船闸,再到水路弯曲、夹岸画屏的三湾公园……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大运河“黄金水道”繁忙的货运量为契机,政策保障、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等一系列“组合拳”让流淌了两千年的古老运河焕发出新的生机,发展越来越绿、质态越来越好、速度越来越快。

  大运河畔,蓝天碧水间,执绿为“笔”,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丁岚)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