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在太湖边的贡湖湾湿地公园里,候鸟栖息觅食,鱼儿遨游水中,游客度假游览……公园里的“原住民”和“外来客”共同享受着这一片“绿色天堂”带来的优美环境。
今年是落实国家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起步之年。无锡是太湖治理的“主战场”,江苏15条主要出入湖河道有13条在无锡。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探访无锡多地,看太湖之变。
太湖蝶变,重现碧波万顷
仲夏时节,太湖岸边,但见层林叠嶂,郁郁葱葱;太湖湖面,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在船尾还“追”着几只白鹭……
“过去可不是这样。”今年45岁的无锡人费嘉在太湖边长大,亲历了太湖天翻地覆的变化。“2007年,太湖蓝藻突然暴发,到处弥漫着异味。”费嘉回忆说,“当年有一位游客不慎掉入湖中,获救后他身上好多蓝藻,洗都洗不掉。”
费嘉的话引起了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几位工作人员的共鸣。“2007年的这个时候正值蓝藻暴发,现在你看,蓝藻多吗?”无锡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容易形成蓝藻水华的藻种逐年下降,湖面也越来越清澈。
在无锡,沿太湖走访,处处是公园,生态持续恢复,如今的太湖重现碧波万顷。
在大溪港湿地公园,这里所处水域是无锡市太湖贡湖锡东水源地,近1/3无锡居民的饮用水都出自这里。记者站在湖边看到,湖面上的吸藻船、曝气船等设施暂未开工。当记者询问原因时,新吴区住建局工作人员杜聿辰让记者先看一下监控室的大屏幕。记者看到,大屏幕中的太湖,岸边绿意盎然、鸟类繁多,湖面上也是非常清澈。
“湖里目前没有那么多蓝藻。”杜聿辰告诉记者,往年新吴区藻水分离中心要产生3000至4000吨藻泥,而去年仅有1000吨左右,今年至今暂未处理藻水,因此设备暂时还没有工作,希望今年能继续保持下去。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太湖无锡水域、北部湖区水质实现“双达Ⅲ”,太湖无锡水域总氮1.38毫克/升,同比下降4.83%;总磷0.050毫克/升,同比持平,好于全太湖均值。13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均达Ⅲ类及以上,其中6条Ⅱ类,比去年增加1条。
舍得“金山银山”,方能换回“绿水青山”。2007年以来,无锡市累计投入1125亿元治太资金(其中87%是无锡地方投入),累计实施结构调整、控源截污、清淤调水、生态修复、蓝藻打捞、安全供水等6大类7108个重点工程,国家级治太骨干项目走马塘、新沟河、新孟河等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投运,治太工程完成率名列全省前茅。今年无锡还将持续加大治太投入,目前已安排年度各类治太项目169项,计划年度投资约110亿元。
补齐短板,提升污水处理效能
水环境治理,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无锡以太湖治理为核心,持续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俗话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对于污水也一样。无锡宜兴位于太湖上游,在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污水就是资源”就是这里的口号。
记者品尝了一杯污水资源概念厂自制的咖啡后得知,泡咖啡的水是污水处理后的水,概念厂负责人吴昌敏笑着说,“请放心,水是绝对安全的”。
“我们每天将5吨处理过的污水进一步净化为直饮水,供人们品尝,就是要告诉人们,未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可以作为城市第二水源。”吴昌敏介绍,这座概念厂是全国首座具有领先示范效应的污水处理厂,在全行业都起着标杆示范的作用。目前,概念厂主要处理的是宜兴城区的生活污水,年处理量约700万吨,其氮磷排放标准远高于现有国家标准。二期工程在建,建成后将能处理工业污水。宜兴概念厂是重构污水处理设施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系统性创新,从单一环境保护功能向提供“水、能、肥”生态资源产品转化,并将安全可持续水质作为重点实现目标,掀开了科学治理污水的崭新篇章。
不仅在城市,在乡村,污水处理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从地面上看,只是一片普通的草坪,但是草坪下面“暗藏玄机”——这里其实是一处污水处理设施,所有的构筑物都是地埋式的;草坪对面是一片圆形“花坛”——这是复合滤池,地下有多种介质的复合填料,地上有亲水性的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的根系和填料的吸附作用,使水质达到更高的标准;在“花坛”的前面是一片菜地,有油菜、茄子、毛豆等,种菜的水全部地下管道供水,喷淋灌溉……这就是锡山区鹅湖圩厍村白米荡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现场。省环保集团控股公司启德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松林告诉记者,喷灌的水就是污水处理后达标的水,“处理后的水能直接用来种菜”。
“周边7个自然村,通过管道将污水统一收集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站点。”周松林介绍,这里每天处理50吨污水,满足我省农村污水排放标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地表的灌溉系统,来浇灌农作物,就地处理污水就地利用。
截至目前,无锡已建成50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271.7万吨/日,市政污水管网超过9100公里,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面完成5156块排水达标区创建和复查整改任务,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86.9%,计划2025年将达到100%。污水处理厂污泥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转型修复,让“太湖明珠”重绽光芒
让“太湖明珠”重绽光芒,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持续修复。宜兴市三氿水生态修复项目,就是为太湖生态环境修复建立的一个“生态屏障”。
水面清澈见底,水中的各种水生植物构成了一片“水下森林”……宜兴市公用环保集团下属环境科技公司业务部副部长李文皓告诉记者,所谓“氿”,就是面积比河大比湖要小的水域,宜兴有三片这样相连的水域,分别叫做“西氿”“团氿”“东氿”,因此被称为是“三氿”。“三氿位于太湖西侧,自西向东流入太湖,三氿这一水系入太水量约占太湖西岸入太水量的50%,因此三氿水质直接影响入太的水质。”
过去的三氿,水体浑浊,透明度低,水生态功能受损。通过在三氿建设屏障系统、对周边排口进行预处理控制外源污染,并加强植被恢复和对水生动物的调控等多项举措,三氿的水质明显提高。“建设生态屏障,能进一步提升湖区的自净能力,降低治污成本,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对达标污染物的净化降解功能,助力太湖生态质量提升。”李文皓说。
水中的污染要管,岸上的“病根”也要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为绿色发展带来契机。
在宜兴市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基地董事总经理邵焜琨拿出两个装满浑水的烧杯,他把一些白色的粉末倒入其中的一杯中,在搅拌几十秒后,这杯浑水居然变成了清水,和另一杯浑水相比,对比非常强烈。
“这个神奇的粉末叫‘生态絮凝剂’。”邵焜琨介绍,该粉末由天然矿物质配制而成,通过了严格的毒性检测测试,且不会影响水的pH值,对自然界完全无害。
国合基地非常关注围绕太湖的综合治理,除了絮凝剂,还研发出覆砂剂等一批净化水体的高端产品。基地已累计投资孵化生态链企业58家,成为江苏省重点推进建设的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过去,宜兴陶瓷、化工、建材产业兴盛,但大量‘散乱污’企业影响了太湖水环境,按照新发展理念,宜兴关停5000多家小化工、小作坊,实施‘退耕、退养、退渔’和‘还林、还湖、还湿地’,环保产业乘势兴起,成为新的经济支柱,希望通过转型,能让太湖更美。”邵焜琨说。
“尽管治太成绩有目共睹,但要加快实现太湖水环境根本性好转,还要继续爬坡过坎。”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太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即将出台的省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对治太工作提出更高目标。下一步,将坚持生活、工业、农业、湖体“四源”共治的思路,在省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基础上,迅速完善出台市“1+9”三年行动方案,扎实开展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使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持续改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政宇 许海燕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