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①|“链主”企业,如何发挥产业主导力

【编者按】

4月23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信长星在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时提出,“要固根基,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对标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和推进制造强国建设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全省上下正全力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为实现经济率先整体好转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从本期开始,《新华日报·经济周刊》将分三期刊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调查”,从不同维度展示江苏行进中的探索和作为,并针对推进中发现的问题多方寻策问路,敬请关注。

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是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体现。以链主企业为依托,增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实体企业和实体经济的竞争力,是推动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随着产业链重要性日益突出,“链主”企业的培育愈发受到重视,相关表述频频写进各级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究竟什么样的企业可以称作“链主”企业?江苏“链主”企业发展情况如何,未来该怎样发挥好产业链主导力?

产业生态的“聚合”者

5月6日,立夏,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盛虹新材料产业园里,一片火热的施工景象。“眼下,全厂主要道路已全部贯通,正全力推进土建施工、钢结构及设备安装工程。”盛虹化工新材料项目施工负责人朱恒军介绍,按照进度,项目明年下半年就能建成投产。

发轫于苏州市吴江区的盛虹集团,从纺织业下游的印染起步。2010年,北上连云港,正式进军石化领域,在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建设生产化纤的重要原料——PTA项目。此后,盛虹先后建设了240万吨/年醇基多联产、70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以及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逐步攀登到产业链的最顶端。

“2021年,盛虹集团在行业内率先提出战略转型,延链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丙烯腈新材料、全球最大的光伏级EVA新能源材料、绿色再生纤维制造商,形成‘油、煤、气’三头并举、‘芳烃’‘烯烃’双线并进,上下游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新模式。”盛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缪汉根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在盛虹的“磁吸”之下,配套企业纷纷被吸引而来,如今,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炼油年产能1600万吨,乙烯供应量将可达到400万吨,打造了多条串联全球石化产业原料、生产基地的供应链。

“‘链主’企业是产业链上的关键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下游,自身规模较大,在整个产业链中要引领发展方向,并且能够整合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柳总结说。

“链主”企业,作为产业链上的“超级节点”,担负着产业生态集聚者的重任,往往能带动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江苏大力支持以“引航”企业为代表的“链主”企业发展,一批“链主”企业脱颖而出,生态主导力不断提升。

5月11日,在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锂电池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车间,智能物流立式仓库内,AGV无人机来回跑动搬运物料,生产线上正在进行设备的装配与调试。今年3月,无锡市工信局发布2022年度无锡市重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名单,在高端装备产业中,先导智能当仁不让入选。“先导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年度供应链采购量已高达百亿元,一台高端装备上所需要的零部件过万,目前,受先导辐射带动的精密加工、物流运输、零部件配套供应商2000余家。”先导智能董事长王燕清介绍。

在“链主”带动下,配套愈发“本地化”,成为产业生态聚合的一大趋势。

“作为‘苏南模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常州拥有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当前正在加速建设、建成‘新能源之都’,市内各企业之间相互配套,物流成本和沟通成本优势凸显,我们以市内供应商为核心,覆盖全省,并向省外辐射,不断整合优质供应商。”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星星充电负责人郑隽一介绍,作为中国充电桩龙头企业,公司的充电桩核心零部件,除一部分进行自研自制外,还采取了入股投资并引入本地的方式,积极打造常州本地化供应链,目前,仅充电桩生产制造方面,供应链本土采购率已达三成左右,相比疫情前提高整整一倍。

价值链条的“拔升”者

“价值链”一词最早是由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发售的《竞争优势:创造和维持卓越绩效》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企业是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成体,这些集合具体包括设计、生产、销售、向客户交付产品以及可以为产品提供额外增值帮助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是一个开放式链条。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链主”企业除了在产业链供应链中位居核心或主导地位,往往还是掌控整个价值链条中最有价值部分并拥有“话语权”的企业。

从单一的薄膜电容器设备生产起家,到如今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装备龙头企业,无锡先导正是这样一家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化转型的企业。

回顾先导智能的发展历程,早在2007年,先导智能已成为国内电容器设备的龙头企业,“市占率”第一。但王燕清并不满足。当时高端锂电池设备都被国外企业垄断,先导凭借着在电容器卷绕机方面的技术积累,投入巨资用于研发,与进口锂电池设备的差距不断缩小。

他举例说,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日本松下之前在全球考察时,提出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求制造的圆柱卷绕机每分钟能生产30个锂电池裸电芯,而他们自己的设备只能做到每分钟20个左右。王燕清咬牙接下了这一艰巨任务,经过不断调试改进,终于达标,这是当时全球的最高效率,先导智能也在2018年成为特斯拉在中国的唯一电芯设备供应商,通过技术提升带来的核心竞争力让国产设备不用再走低价竞争的老路。

从做单机设备发展到整线设备输出,先导智能着眼于全面提升企业产品的附加值。“锂电池高端智能装备是先导的核心主营业务,锂电池的制造过程繁琐,工艺复杂,先导深度研究电池制造工艺,打通了锂电池装备的各个生产工序,成为了全球唯一一家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王燕清说。

仔细留意南京地铁内的站台门,一开一合之间,都有“康尼机电”的身影。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电核心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创新型企业,其中,城轨车辆门系统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国内市占率已持续十多年保持50%以上。

在这样一个“窄领域”内,如何攀登价值链高端?提升产品价值、提高服务质量、优化供应链条、拓展市场渠道,成为康尼机电拉升价值链的“密码”。

“公司以轨道交通新造车辆门系统为核心产品,将开发海外外挂移门平台和海外区间车平台作为市场开拓的重点方向,积极拓展海外后市场业务和内装产品业务,扩大海外市场销售规模。”康尼机电副总经理张洪斌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副院长吴兰调研后认为,要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需培育出足够多的本土价值链“链主”企业,借助“链主”的话语权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相关产业价值链在国际市场合理分工,从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样的观点得到企业的认同。“我们希望助力更多在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发展起来’,并能‘走出去’。”王燕清告诉记者,先导智能与地方政府紧密沟通,正寻求以“共建供应链产业园”的方式,把一些优质的、核心的供应商本地化。比如,在上游发掘潜力本土公司,纳入先导供应商体系,并依靠先导的平台及研发能力,给予上游优质企业技术支持,共同研发、改进、优化其产品。

协同创新的牵头者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很多“链主”企业不仅自身是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也是协同创新的发起者、牵头者。

“技术创新永远不能‘圈地自萌’。”郑隽一举例说,面对电子芯片短缺,万帮积极“借智”海外,与全球核心芯片品牌原厂进行深层次接触,增强互信,并进行技术交流,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各类本地供应商的互利合作,一起攻克行业难题。

眼下,从国家到省级层面,都鼓励以企业为中心成立各类“创新联合体”,然而其中的难点在于“协同”二字。这也正是制造业创新中心存在的必要性。截至目前,江苏已建成省级以上中心14家,其中国家级2家。

2019年6月25日,由盛虹集团与东华大学共同牵头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获工信部批复,成为江苏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成立四年来,该中心依托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市场化运营,已有股东单位15家、联盟单位152家。中心聚合全行业的创新力量,建立多个重点实验平台,还与盛虹集团联合设立专项基金,通过产学研用全产业链合作,累计发布48个协同创新项目成果,推动一批成果顺利转化,创新中心联合爱尚家公司等研发的“复合导电纤维技术”,已应用到奥运会的热力保障设施中。

“目前我们已搭建起技术创新供给、联盟单位协同、研发成果转化‘三大体系’,可以服务全行业的协同创新。”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发挥创新平台优势,需要持续加大资金、人才投入,建议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给予企业创新联合体定向政策支持;建立促进企业创新联合体健康发展的良性生态,加强高层次人才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和扶持力度,来满足“自上而下”创造市场的创新与需求。

类似的期待并不少见。总部位于南通的中天科技集团,30年来从生产砖瓦建材转向光通信领域,从光通信迈入智能电网,从光电产业进军海洋、新能源领域,实现了创新转型“三级跳”。截至目前,企业已参与制修订超过50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有六个产品被工信部相继确认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

“未来,我们将能源网络、通信网络和海洋经济作为产业创新的着力点,不断强链补链,迈向稳健发展、创造更大价值新阶段。但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中天科技董事长薛济平建议,在企业寻求成为“链主”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可以协调解决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解决重点项目和重大平台等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项目申报、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持续指导与支持。

融通发展的“引航”者

事实上,我国的“链主”企业主要类型是在制造业工业领域处于下游的企业,是直接面对下游的客户或者消费者的企业。毋庸讳言,江苏目前还缺少像“华为”“中兴”“大疆”这样的巨无霸“链主”企业。

陈柳分析说,“链主”企业的形成,和市场大小、集成能力、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市场不大,“链主”企业就很难在全球市场上有所作为。而江苏“链主”企业数量的多少,取决于怎么定义“链主”企业的规模标准,总体来讲,江苏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行业,如钢铁、纺织等,这些企业产业链上的模块零部件网络,不如通讯设备等产业丰富,就会显得“链主效应”并没有这么强,这也是江苏可以提升的空间所在。

那么,如何从精准识别、要素保障、金融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链主”企业培育机制,持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陈柳认为,产业链合作一定要有牵头的龙头企业,推动下游企业努力从低附加值的组装加工逐步转向结构和工艺更复杂、技术壁垒更高的加工制造环节,同时,做好大中小企业、上中下游企业、“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之间的融通、协同发展。

“培育‘链主’企业,本质上就是如何在关键产业链上形成世界一流大企业的问题,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具有偶然性。”陈柳表示,下一步还是要从江苏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入手,如从徐州市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苏州市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机械集群、通泰扬海工设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中,培育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链主”企业。

在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研究院执行院长丁宏看来,培育“链主”可以分为“四步”——打造链主企业生态雨林,构建全链条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进“潜在”链主企业向链主企业跃升,打造有利于企业高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推动链主企业形成关键核心技术优势,架构其与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共建创新联合体、技术联盟的桥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揭榜挂帅”创新机制;提升链主企业产业链影响力,促进产业集群融合创新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引导链主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和场景,强化产业链发展韧性;加强链主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撑,提升链主企业在特定产业基金投资中的决策地位,撬动社会资本深度参与补链强链延链,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向链主企业倾斜,提升产业、金融、科技融合水平。

记者了解到,立足江苏省情,早在2020年江苏就提出“百企引航”三年行动计划。业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舰队出海,‘链主’企业可能是‘主舰’,但‘引航’企业是开在最前面的‘急先锋’。”

江苏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速“产业强链”,江苏瞄准企业培育,建立“链主”企业“一企一策”、“引航”企业“直通车”、中小企业服务专员、重点企业融资“白名单”等制度,省市联动累计培育107家“引航”企业。下一步,江苏将持续加强对大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比如在项目审批和资金、荣誉评选上给予优先照顾,在土地、用能和排放指标等生产要素的安排上给予适当倾斜,全力推动江苏更多“引航”企业成为“主舰”,力争形成一批主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链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许愿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