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年的课代表出现在教室外,等学弟学妹们上完课,习惯性地接过老师手中的作业本,边汇报自己的大学近况,边和老师往办公室走去。江苏警官学院法律援助专业的大一学生,回到度过 6 年中学生涯的地方,拜访念念不忘的老班、校长和任课老师们。合影留念时,他说得最多的词是 " 感激 "。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周,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园里出现暖心的一幕幕:一批批大学生趁着开学前夕,不约而同地回到母校,看望陪伴自己实现理想大学梦的老师们。
" 高中三个年级每个班都有毕业生回来,他们找老师合影,和学弟学妹们分享各自的大学生活。这是教育的延续,说明学生对老师有发自肺腑的感情,也说明学校的影响力在持续。" 在南大附中校长李海燕的眼里,这是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线,背后则是南大附中人无止境的教学攀登、无条件的关心陪伴和不设限的个性挖掘所绘就的。
前瞻!
无止境的教学攀登
近年来,南大附中创造了数个 " 神奇推进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2 年,学校再次荣获南京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七项大奖,第五次取得含金量最高的 " 突出贡献奖 ",为同类校唯一。这离不开学校坚持不懈的、无止境的教学攀登。
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持续 7 年推行的 " 大高三 " 战略,早已成为高中教育圈内持续推进的教育范式。学校以课题为引领,开展了以 " 自主学习单 " 为载体,促进学生高阶思维教学的实践研究和自主发展。学校定期开展主题为 " 研究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 " 的大组教研活动。
坚持以教促研,以研带教。据南大附中副校长成华介绍,学校积极申报省市 " 十三五 "" 十四五 " 教育规划课题和专项课题;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比,并把获奖优秀论文案例汇编成弘励校刊;每年组织教科研年会,综合展示学校教科研成果,对教科研成果及优秀个人进行表彰;组织校级论文案例评比、校级教科研先进个人评比等。经过长期教科研的实践与努力,南大附中教师们的教学论文参评、获奖率,课题立项率长期在鼓楼区内名列前茅。2022 年以来,学校共有两项省课题、两项市课题申请结题;一项省课题、两项市课题申请立项。
南大附中坚持走 " 校本化 " 教师专业培养之路。在实施常态化校本研训同时,将校本课程作为教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共计 20 门。这些课程拓宽了教科研的领域、丰富了教科研的实践、积累了教科研的成果、呈现了教科研的特色,对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系统!
无条件的关爱陪伴
在 " 全人教育理念 " 下,南大附中以 " 弘励 " 为核心,构建 " 三弘三励 " 德育目标和方法体系。学校构建了三年一贯制的德育课程体系和德育活动体系,高一着力于养成教育,高二着力于责任教育,高三着力于理想教育。这些成为南大附中学子们繁忙学习之余有效的 " 调节剂 "。
据南大附中副校长蒋智勇介绍,南大附中德育课程包括主题活动课程、自主选修课程、活动实践课程三类。在校三年,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爱国爱校教育、养成教育、自主管理、生命教育、感恩励志教育和 " 青春飞扬 " 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德育活动以主题班会、晨会为载体,开展自主管理及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开展爱国爱校主题教育活动。以 " 书香校园 " 读书节、" 校园艺术节 " 等丰富的校园节日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各种社会实践为载体,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
和南大附中校长李海燕交流过的人不难发现,她对每个年级优秀的学生干部、" 逆袭 " 的学生甚至是转化生都如数家珍。这和学校建立的合力共为的学生管理机制有关,一个学生的改变和进步往往牵动着班主任、任课老师、年级部主任甚至校长们的心。南大附中老师们无条件地陪伴和关心学生,滴灌式地管理和影响着学生。今年刚刚考上南京大学社会医学与事业管理研究生的朱慧雅,第一时间向曾经的历史老师叶从军报喜。在她心中,南大附中的老师们一直像家人般陪伴和帮助她,是她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朱慧雅说:" 我文科好,理科相对弱些,但老师从没放弃过我,而是给我鼓励和个性化辅导。最终我考上南京医科大学,现在又如愿考上南大研究生,所以第一时间想着和高中老师分享喜悦。"
精准!
不设限的个性挖掘
近年来,南大附中学生在语、数、英、生、地、物、政等学科大赛中频频获奖,2022 年至今已斩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近百个。这和学校创设多元平台及各学科组对学生们进行个性挖掘有关。
南大附中成功创设了学科基地,包括江苏省楹联文化课程基地、南京市 DI 课程基地等。学校还和南京大学加强 " 南南合作 ",开设南大讲堂,邀请南大不同学科领域的教授、新生学院团委老师和学生、招生负责人走进校园,和学生们面对面互动,开拓学生视野,规划学生生涯。
放大优点,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种
校内各学科大组和任课老师通力合作,不设限地挖掘学生个性特长,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功。在语文组老师们的心中,好学生和好老师是相辅相成的。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 " 灵光 " 时,老师会竭力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种,将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发扬光大。
除了在课堂学习中发现学生,语文组老师们还积极筹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素养活动,包括诗歌吟诵、征文、征联比赛、课本剧表演等。从词语独特的表达、用典音韵等方面发现学生身上的特点,老师们还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近年来,南大附中学子在物理学科竞赛中频频获奖。其中,2022 届刘牧辰获物理奥赛省一等奖、王逸辰获省二等奖、林伟杰获省三等奖;2023 届芮子木、史修宇获物理奥赛省二等奖 …… 如何挖掘学生的特长?南大附中物理教研组组长吕培红透露,学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会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
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南大附中物理组加强学科大组和任课老师合作,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老师们合理安排自学时间和内容,制定详细的自学指导方案。课堂上,老师们专门留出时间,选取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的内容给学生自学。课外,老师选择次重点、难度适中的内容供学生们自学。基于对学生了解的基础,根据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循序渐进地增加要求。目前,南大附中物理组老师们已制定出详细的自学指导方案——导学案。学生们在明确目标指引下寻找答案、学会归纳和总结,通过讨论、概括,找出所学内容中包含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
一生一策,提供成功成长空间
对于各学科潜力较大的同学,学校提供了成功成长空间,甚至做到 " 一生一策 "。比如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小组、校外科技活动以及学科竞赛等活动。例如:学校为物理特长生提供实验室设备,为他们进一步探索物理世界提供实操平台。教学中,老师们充分挖掘物理教材里可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素材,设计创造性学习活动。运用创造性教学方法,融入创造方法和思维训练等内容,让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普通高中:025-83236409 83236410 83236419
国际高中:025-83236440 83236441 83236443
小升初:025-83233860
学校地址:南京市鼓楼街 83 号(鼓楼广场旁)
△扫码入群了解详情
△扫码关注学校公众号
通讯员 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