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奋进的春天 | 江苏徐州:人才赋能,敢闯“无人区”抢占高质量发展先机

本报记者 郑玉倩

春日里,走进江苏徐州沛县杨屯镇沛北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平地间塔吊耸立,道路上车辆奔忙,充满着工业蓬勃发展的气息。

在江苏盛玛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博士黄兵民正带领他的团队在钛镍合金微创介入器械生产流水线上忙碌。

以产业布局定位人才引进,是近年来徐州沛县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主攻方向。

几个来回的穿针引线,2019年3月,由黄兵民创业投资的“镍钛记忆合金医疗器械产品研发与生产”项目落户沛县,并一次性获得沛县高层次人才资助资金200万元。

“项目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正是沛县需要的好项目、大项目。”沛县县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王友琪说。

发挥科创优势,依靠人才赋能,江苏盛玛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成长为一家生产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明星企业。2022年企业产值超2903.4万元、同比增长98.8%以上。

慧眼识珠,终抱桃李满园香。近两年招引的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为徐州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活力。

求贤若渴诚意满满

医药健康产业是徐州市“343”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板块。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眺望“最高峰”、敢闯“无人区”,徐州在这一领域人才招引工作硕果累累。

徐州脉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已突破2000万元;

万邦医药集团高级工程师赵梅深耕生物药研发13年,获评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申请发明专利7项,PCT专利1项,授权5项;

江苏恩华药业集团副总裁、研究员许向阳,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中青年领军人才,近五年获得药品生产批件20件,获1类创新药生产批件1项,1类创新药临床批件7项,同领域创新药批件数量全国第一;培育年销售额上亿品种9个;16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努力在科创平台体系打造、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引进培养上力求突破,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1月30日召开的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对今年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努力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2月17日,徐州打响2023高层次人才招聘第一枪,旨在精准服务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全面助力“343”创新产业集群培育发展。

全市170多家知名企业和20家事业单位集中推出了740多个优质岗位、1900余名人才需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除了用人单位开出的高薪,对来徐创新创业的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给予科研、生活、租房和购房等补贴,全方位支持和“保姆式”服务,帮助人才心无旁骛在徐安居乐业。

从高质量发展大会到高规格招聘高层次人才,“人才”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位置,无一不体现徐州奋起直追、竞标争先、加快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彰显徐州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鲜明态度,释放爱才、敬才的强烈信号。

人才招引硕果累累

人才是第一资源,得人才者,得竞争力、得创新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

事实证明,人才等不来,主动为之是关键。

面对人才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层次不高、平台不足等问题,“重金招兵买马”是当下徐州吸引面向未来发展的急需人才,更好服务于高水平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战略需求。

“打铁还需自身硬”则是“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基础和前提,更是招才引智的底气。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徐州产业基础,提出构建“343”创新产业集群。紧扣产业发展方向、围绕产业人才需求,徐州锚定了建设淮海经济区人才高地的靶心所向——

实施“彭城英才计划”、“555”引才工程等一系列人才工作举措,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新引进领军人才641人,专门人才5357人,大学毕业生5.12万人,各类人才对徐州发展环境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制定发布《市直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目录》,开辟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全年引进博士(正高)73人;

从政策、载体、金融等8个方面,持续构建“赋能型”服务体系,制定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集成整合和整体优化人才政策;

破除了人才认定“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桎梏,建立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政策机制,打造创新创业者的“圆梦之都”“活力之城”;

上线运行人才赋能大数据平台,提供“政策资源计算器”,探索实施人才政策“直达补贴”“非申即享”;

组建省内地级市首家人才集团,建成淮海经济区首家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积极探索市场化引才新路径;

谋划举办首届淮海人才峰会,构建“1+6+N”活动矩阵,打响了“彭聚英才 城就未来 ”的人才工作品牌,成为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加分项”……

多管齐下增强城市感召力和吸引力,推动人力加快回流,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何应对大城市的资源“虹吸效应”,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在挖掘本土“千里马”这条路上,徐州擦亮慧眼,不断开拓创新。

加大青年科技人才集聚和培养力度,成功入选15名省“双创博士”。

推荐14个团队、50名人才参加省“双创”答辩,数量苏北领先。

6人获得“江苏技能状元”称号,冠军数量和获奖总量均列全省第一,创历届最好水平;

截至2022年底,徐州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达64.5万人,技能人才达120万人,为“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下一步,围绕引才育才,徐州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措施,以更加精准、更有温度的人才服务,营造尚贤重才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人才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徐州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