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电影票房突破67亿元、揽投快递包裹量超7亿件……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中华大地上展现出浓浓的烟火气和巨大流动性。春节消费也成为外界窥见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一扇窗口。
2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网发表文章称,随着流动性和经济活动的上升,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带动全球经济提振。文章指出,经济增长不仅对中国,对全世界都将是利好消息,因为“中国的经济每增长1%,其他国家的经济就增长大约0.3%”。文章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贡献将达到1/4。此前,IMF在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上调至5.2%。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上年12月的47.0升至50.1。1月31日路透社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经济活动重振,国内订单和消费拉动生产上涨。同时,由于农历新年消费的助推,中国非制造业活动的反弹比经济学家预测的要更“坚决”,该指标从上年12月的41.6跃升至54.4。知名咨询机构仲量联行的经济学家庞溟在一份报告中写道:“PMI数据表明,人们对生产、经营和市场状况的信心有了大幅提高。”
外界认为,中国经济景气水平的回升将为全球经济平稳发展做出贡献。国际知名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师戴若·顾比(Daryl Guppy) 2月5日在《南华早报》网站发表文章指出,全球化没有“死去”,以中国和数字经济为驱动的新的全球化正在兴起。文章指出,中国全面回归全球市场将对冲长期搅扰西方经济体的通胀压力。
《日本经济新闻》2月4日发表报道指出,中国相关政策优化带来的对旅游业和贸易重启的预期,正在拉升许多亚洲国家货币的价值,这同时也减轻了美国货币政策带来的压力。
1月30日,泰铢迎来去年3月以来最强劲的增值,对美元汇率上升到1美元兑32泰铢;新加坡元也升至1美元兑1.3新加坡元,到达2018年1月以来的最高点;韩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达到1美元兑1215韩元,这是去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日经新闻指出,亚洲货币升值重要原因为中国游客的回归。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西滨彻(Toru Nishihama)说,“亚洲是从中国经济重新开放中受益最多的地区。”
更强劲的货币走势正在让资本回流到亚洲债券市场。资金流向监测和研究机构EPFR数据表明,1月份,2.64亿美元流入日本以外的亚洲债券基金,遏制了自去年2月以来连续11个月的资金外流趋势。在股票市场,1月份明晟(MSCI)中国指数上涨达到12%,超过了MSCI世界指数的6%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