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乘势而上,向“数”而生!看3.0时代的常州钟楼直冲上“云”霄

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先导力量,其发展历程见证了城市经济地理的重构,更映射出城市发展理念的巨大转变。

2002年9月,常州市钟楼经济开发区设立,启动区面积仅5平方公里,是当时全省最年轻、面积最小的省级开发区。20年来,钟楼经济开发区拔节生长,从低成本、低门槛的工业园1.0版本,到技术密集型企业集聚的产业园2.0版本,再到以数字经济为导向的产业园3.0版本,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2021年完成公共预算收入23.8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5.72亿元;进出口总额17.76亿美元,并先后获得中国科技创新示范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1.0时代:埋下一粒种

2002年4月,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钟楼区增加管辖了原郊区的5个乡镇,行政区域面积从17.5平方公里扩大到71.32平方公里,极大拓展了区域发展空间。当年7月,市政府向省政府提出关于设立省级钟楼经济开发区的请示,2个月后,钟楼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

钟楼经开区经发局副局长许剑雄回忆,当时钟楼区还没有集约程度较高的工业园区,区划调整加入的5个乡镇普遍存在企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行业整合度较差的特点。“化工、机械、纺织、电子做什么的都有,但上规模的很少,且比较分散。”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一些好的大的投资项目却没有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开发区来承载。

于是,承担着重大使命的钟楼经开区应运而生。最初启动的5平方公里,正位于当时的北港乡西部,紧邻京杭大运河,也是钟楼经开区产业园区的雏形。可以说,钟楼经开区正是从埋下这颗“种子”开始萌发的。当时产业园区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工业为主,确定“落子”后,围绕这个产业园的投融资、对外招商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与其他城市1.0产业园不同的是,产业园区从建设立项开始,就本着“科技立园、生态建园”的理念进行开发,引进工业项目基本都是绿色无污染的高新技术项目,用绿色呵护“种子”,这也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铆足了后劲。由此开始,钟楼经开区才有一年一变,三年大变的发展成效。

到2012年,幼学之年的钟楼经开区已成为钟楼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创新基地、转型发展引擎,成为全省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效益最好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在这里,诞生了第一个注册外资超千万美元企业——常州钟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第一个自营出口超亿美元企业——格力博集团;第一个税收超亿元企业——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中了她的未来,越来越多的人才踏上了这片热土。

2.0时代:长成一棵树

在龙江高架运河路段,东芝变压器、西电常变、江苏电力装备等企业掩映在一片片绿色中,这里就是钟楼区输变电产业集中发展区。输变电产业是钟楼经开区的基础产业之一,也是钟楼一张重要的产业名片。“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就有不少钟经开元素:西电常变的柔直换流变压器、常州东芝的高压交流变压器、英中电气的出线装置、江苏电力装备的高架铁塔……

5平方公里的启动产业园,如同一个强有力的磁场,源源不断吸引着高新技术企业在钟楼经开区汇聚。通过最初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钟楼经开区开始从工业园1.0版本走向技术密集型企业集聚的产业园2.0版本。以东风农机为代表的农机产业集中区,以格力博为代表的新能源园林机械产业集中区,以丽岛新材、裕兴薄膜、钟恒新材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中区,以科达斯特恩为代表的汽车相关产业集中区先后在钟楼经开区“生根”,继而开枝散叶。钟楼科技工业园、新闸科技工业园、国光工业园、新博智汇谷、智谷工厂等特色园区也陆续发展壮大。

“国茂的MES调整得如何,效率提升了多少?”在新博智汇谷,常州小米软件有限公司副总、高级合伙人王岩海正与同事对国茂减速机的“智改数转”方案进行优化。新博智汇谷原是常州矿山机械厂,占地约110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于2017年5月开园,着重引进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器械、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创新型企业,以花园式园区为载体,以运营服务为支撑,以孵化服务为依托,致力于打造智慧科技型产业园区。截至目前,新博智汇谷入驻企业已近200家,科技企业占比70%以上,2021年税收2000多万元,产值10亿元,累计带动2000人就业。今年,新博智汇谷的运营方博济在钟楼打造的第一个“加速器”也已建成投用,博济的“智造”链发展模式已具雏形。

3.0时代:直冲上“云”霄

百舸争流,奋楫争先。

2016年,钟楼科技街的建立,标志着钟楼经开区发展进入了数字经济为导向的3.0版本。在横向发展空间受限的条件下,钟楼经开区毅然选择向上拔节“生长”,增加发展厚度,以“最小面积”成就“最高质效”。“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链主”企业,重视发挥其生态主导力。其实,早在“十二五”期间,钟楼经开区就意识到了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重要性。2015年,华东云计算基地正式落地,发展数字经济有了数据存储的有力支撑,数字型企业“链主”的培育孵化才有了可能。

今年,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挂牌。钟楼经开区坚持“以云汇数、以数引企、以企兴产、以产聚人”发展模式,以华东云计算基地为依托,加快推进中国移动长三角(常州)云计算中心、中国移动(常州)国际数据中心、弹性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江苏卫生健康云”“常州工业云”“常州政务云”快速发展。不仅如此,钟楼经开区已经拥有1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省级和1家市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6家省级和24家市级示范智能车间,以及30多个大数据产业类项目、20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江苏首个亿元级5G+虚拟工厂项目、阿里巴巴内容中心、京东“亚洲一号”常州基地等项目也都落户经开区。园区企业微亿智造荣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数字赋能奖,为江苏省唯一获奖企业。

一方面,数字经济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厚积薄发,让后疫情时代的钟楼经开区依然收获着累累硕果:今年1—6月,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216.24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48亿元,同比增长6.7%,制造业投资完成7.63亿元,同比增长15.5%;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销售额完成170.39亿元,同比增长10.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88亿元。

区委常委、钟楼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钱云杰表示,通过做强龙头领军企业,做优“链主”企业,做实硬核科技企业,做精“专精特新”企业,做大金融上市企业等一系列“组合拳”,到2024年,钟楼经开区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终端3个产业集群产值超百亿规模,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引育数字产业总部企业5家以上,行业知名企业10家以上,集聚300家以上创新主体。(童华岗 刘霞)

(编辑 高霞)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