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6月11日是我国第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6项,其中文化遗产有38项,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共18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我国一直在不断推进的工作。
近日,在江苏盐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沿海滩涂上首次发现了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嘴鸥的繁衍地。保护区全域都在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范围内,每年春夏两季都有大量珍稀候鸟飞来栖息繁衍。
2019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经过多年保护,这里已拥有植物种类600多种、鸟类400多种,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和最完整的麋鹿基因库,成为珍稀野生动物的家园。
我国目前共有世界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遗产18项,其中5项涉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6项位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16项属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地区,9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目前主要依托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开展保护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加大对自然保护地投入保护力度,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总体保护状况良好。保护地质遗迹、山岳、森林、湖泊、珍稀濒危生物物种的同时,还保护了200多个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带来每年超过140亿元的旅游直接收入。
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司副司长 严承高: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中,全球整体状况处于“好”和“较好”的比例为63%,中国的比例为89%,我国整体保护状况明显优于国际平均水平。
文化遗产则是国家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源。2019年7月,杭州“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通过5G、VR等数字化手段的运用,良渚的史前文明为更多人熟知;而通过科学规划,遗址保护区周边的农文旅产业得到有序发展。
如今,去博物馆“打卡”已经成为公众的文化消费新选择。2021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79亿人次,数字和科技手段的应用也让原本静默无声的文物“活”起来。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在持续进行中。目前,我国已经公布了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批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2015年开始至今,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组织下,已经对上千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记录。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 田苗:记录保存好了这些代表性传承人身上的文化技能和文化成果,可以说就是守护好了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 热点
- 2022-06-11 13:01:28
- 热点
- 2022-06-11 13:00:18
- 热点
- 2022-06-11 12:40:33
- 热点
- 2022-06-11 12: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