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从封控区到医院,普通司机不普通

 


 在北京封管控区里,就医买药这条“生命线”的两端,一端是属地社区,另一端是医疗机构。连通它们的,有120急救车、110警车,还有一个又一个像王建生这样的“普通司机”组成的应急保障车队。

    一个月没回家,每一单背后都有等待

    开车23年,58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建生还有一个身份,他是北方共产党员阳光车队的总队长。5月2日以来,这支队伍就进驻了疫情形势较为复杂的北京市房山区。作为队长、同时也是队里最年长的人,王建生5月4日开启了自己转运患者的保障之旅。

    自那天起,王建生和车队的人就再也没有回过自己家。他们穿上了“二级防护”服,化身“大白”,24小时待命,为封管控区域里的人提供交通保障。有时要五六点出发,开几十公里赶赴居民家中,有时下半夜3点多才能结束消杀返回驻地。

    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近日发布,封(管)控区内的居民,有急症和发热、干咳等11类新冠症状的患者,一般由120急救车保障;其他有非紧急就医需求的患者,均可预约使用保障车辆。保障车辆优先满足孕产检、透析、化疗、肿瘤等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

    这一次,司机师傅们切切实实地从每一次接单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重量”。突发急症的儿童,80多岁的老人,甚至还有植物人,都是他们特殊的乘客。有一天,王建生拉一位患者去透析,房山区地域广阔,还没见上面,他已经开了48公里。待到将老人拉回家、王建生回到交通局消杀的地点,行驶里程已近百公里。

    “这都不算什么。我们三队的队长张志涛,5月6日一天行驶了310公里。”王建生笑笑说。

    一天只拉两三单活儿,遇到特殊情况甚至只能拉一单,这是王建生和30多名同事近来的日常。而这背后常常还需要漫长的等待。由于房山区范围较广,跨区就医订单较多,司机师傅们通常会原地等待患者,确保他们尽快回到家中。王建生说,“透析的病人算是很快的。”在4个多小时等待患者的时间里,因为穿着防护服,不能上厕所,不能吃东西,王建生一般会抓紧时间趴在方向盘上休息一会儿,避免疲劳驾驶。

    乘客的情绪是他们运载的“副产品”

    为了保证防疫安全,保障车队的运转流程是“一环扣一环”的。“病人家属要拿着居委会的证明,上指定的车辆。我将他送回的时候,也要给卡口的检查人员看专用车证,跟社区给的单子对上号,证明他是坐专用转运车辆就医,不是自己出来的,他才能回到小区。”王建生说。

    在王建生的观察里,每次他去接人,都能看到封控区居委会的“大白”一直把患者送上车。社区会提前跟医院沟通好,到达医院时,通常有医院专门安排的人在门口对接。送患者回去的时候,卡口也有警察和“大白”护送患者进小区。

    另一项有关人员防护的规定,也是司机师傅们严格遵守的“日常”。外出就医人员佩戴N95口罩,严格做好个人防护,上车后主动出示健康码,就医期间严格遵守防疫规定,确需陪护人员的,应落实同等防护措施。最近,王建生和同事们每天都按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完全在闭环管理中,进入封(管)控区运送患者,严格进行二级防护,同时,坚持“一客一消杀”,即每单任务结束后,都要到指定地点进行全车的大消杀。

    王建生遇到过全程都在说“感谢”的老人家,遇到过冷静跟他分析疫情发展和变化的“专业型”乘客,遇到过跟他回忆医生护士怎么救了她性命的孕产妇,也遇上过病人还没上车、家属就在小区门口暴躁起来的情况。有一次,因为小区升级成封控区,一位大爷不能陪妻子去透析,情绪特别不好。王建生赶紧安抚他,“您放心吧大爷,我一定把大妈给您安全送回来。”

    通常,从到达医院并把患者交到护士手中,到等待时间的变化,再到即将启程回小区、到达小区,王建生全程不厌其烦地跟患者家属沟通,才能让他们安心。这也是车队的司机师傅跟患者家属沟通的“标配”。

    王建生还拉过一位研究原子弹的老专家。这位老人和家属坚持要让他打表计费。王建生说什么都没要。“这次接触到的大部分乘客,都对政府安排出租车、网约车来保障竖大拇哥。”

    “我们是对120救护车的一个有益的补充。”王建生表示。大部分虽然都是接送往返一条龙,但也有单程的活儿。比如有一天晚上9点,王建生刚回到闭环酒店,就接到通知要去医院接人回小区。120的运力也有限,要留给更有需要的急危重症患者。

    奋战到本轮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从房山区的窦店镇到长阳镇,哪里疫情严重些,哪里就有这支应急保障车队,他们与首汽网约车的司机师傅合力,共同保障了一片区域居民就医的需求。北京市、区两级均设置应急保障车队,组织网约车、出租车等社会车辆服务封管控区域居民就医需求。

    在王建生所在的车队里,有一位调度员,名叫宋永方。他5月2日下午带队进入闭环管理,负责房山区交通局区域17辆车的内外联动、协调派单,发放物资、后勤保障、统计数据和一日三餐的保障。

    每天从早到晚24小时待命,深夜派单是常事。车辆不足时,宋永方就亲自上阵接送病人,在车队里因此有了“万能调度”的称号。

    北方共产党员阳光车队二队队长、56岁的胡克付是土生土长的房山人。他的妻子得癌症需要去化疗,孩子又面临着中考。在这种情况下,车队本不想安排他参加保障工作。但是由于对应急车辆需求较大,最终,车队还是批准了胡克付的申请。

    在房山区涉疫保障车队中,年龄最小的“的哥”是家住房山24岁的张海城,他的妻子和1岁半的儿子也被封控在村里。接单时,张海城常常主动接最早的任务或最晚的任务,全天候随叫随到。每次老师傅们说让他别太辛苦,这个小伙子常常五个字“怼”了回去:“我年轻,我来。”

    而王建生本人,也刚刚从保障冬奥会、接送冬奥会技术官员的岗位上结束隔离没多久,在他看来,基于近20年来这支党员车队的传统,司机师傅们作出这些选择都很正常。

    这支队伍组建于2003年。“非典”期间,当时30多岁的王建生就跟老师傅们一起走到街头,接送乘客。他回忆:“只要出租车流动,城市就是活起来的。”当年,他火线入党。此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北京南站等多个重要场站的交通保障任务里,这支车队从不缺席。

    4月22日至5月25日15时,北京已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1642例,其中412例在房山区,仅次于朝阳区的417例。当前,疫情波及范围明显缩小,管控区域里的新发病例占比持续增加。在这个吃紧的关头,这群司机师傅依然在封管控区域周边,准备奋战到本轮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谈到这一个月未完待续的抗疫之旅,王建生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我们有希望。”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