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经济日报评论员:夯实制造强国的人才基石

  强国之路,匠心筑梦。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高度评价技术工人队伍的重要地位,对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殷切的期望,必将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发达国家重塑制造业竞争力,后发经济体加快工业化追赶步伐,全球产业竞争新态势对劳动力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基于对这一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和大国工匠培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越走越宽。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一项项超级工程背后,是技能人才的身影;从汽车喷漆项目冠军杨金龙到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冠军宋彪、从焊接项目冠军赵脯菠到砌筑项目冠军梁智滨……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累计获得的36枚金牌背后,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当前,我国正逐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一方面,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速,一部分人工被取代之后,产生的是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紧缺技术人才更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技能领军人才匮乏等问题凸显。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约3000万人,缺口率达48%。

  “供”与“需”的不匹配,成为制约制造由“大”到“强”的瓶颈。突破瓶颈,既需要企业家追求卓越、生产者耐心坚守,更需要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精神的培养。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大规模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得益于国家近年来密集出台的改革政策,其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但仍有待啃的“硬骨头”。如何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落实好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适应、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协调的要求,并在产教融合、多方联动过程中减少人才供需的信息差,亟待进一步探索。

  突破瓶颈、推动制造由“大”到“强”的跃升,任重而道远。时隔26年首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重要的一步。在此基础上,各级党委和政府更要拿出真招、实招、硬招,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完善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担使命勇创新的主力军、本领高能力强的奋斗者、建新功创辉煌的圆梦人。 (经济日报评论员)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