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似火,时代鎏金。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希望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在以“人民”命名的大学里,“三个不负”的殷殷嘱托要求思政教育持续破题答卷,激励青年赛手接力奋勇向前。
与人民同行,绵绵用力赓续红色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听党话、跟党走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青年的自觉行动。为党和人民培养人方向精准,培养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目标明确。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全国各地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厚重的百年党史热血铸就,如何把一脉相承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化开了”,润物无声地“渗透到”广大青年脑中,考验着“经师”和“人师”的初心和能力。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则力量雄浑,与青年共鸣共情则连绵不绝,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用心用情绵绵发力。
与时代共振,久久为功助力复兴赛程。最先听到时代的号角,最先把握时代的脉搏,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从建党大业到建国大业,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从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赶考之路,一代人完成一代人的长征,一代青年肩负起一代青年的使命。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抗疫一线“看我的跟我来”,劳动一线“干一行爱一行”,开学季里“扣好第一粒扣子”,毕业季里“青春永不散场”,“身教”胜于“言传”。菁菁校园里有彻夜灯光,科研院所有接力攻关,共同富裕的战场有“战位”,乡村振兴的天地有岗位,思政课接地气、冒热气,青春华章则必能写满祖国大地。在青春赛道上,只要有力度更有韧性,路虽远将至,事虽难可成。
与青春作伴,止于至善汇聚先锋力量。强国有我,青春无敌。青年敢于牺牲奉献,青年富于探索精神。所以青年渴望“海阔凭鱼跃,长空任鸟飞”,也敢于“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共一大代表共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红军长征时,主要领导人平均年龄31岁,军级领导平均年龄28-29岁,师、团将领平均年龄25岁,年龄最小的红军9岁。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深厚家国情怀、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青春无悔,与青年人心贴心交朋友,“革命人”将“永远是年轻”,与青年人肩并肩共奋进,奋斗征程则始终不缺激情和力量。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以思政“金课”熔铸青春“金牌”,一场红色基因传承接力赛、团结奋斗接力赛、民族复兴接力赛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 热点
- 2022-04-27 21:01:37
- 热点
- 2022-04-27 21:00:59
- 热点
- 2022-04-27 19:46:03
- 热点
- 2022-04-27 1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