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10月20日,由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师生编创的大型歌舞剧《情系塞罕坝》在石家庄进行两场汇报演出。该歌舞剧通过舞蹈、情景表演、歌曲等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讴歌了塞罕坝建设者“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生动再现了三代塞罕坝林场人的奋斗风采。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气氛热烈。该校党委书记苏国安说,组织师生排演《情系塞罕坝》,就是要使塞罕坝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塞罕坝精神影响更多的人。
近60载寒来暑往,三代塞罕坝人将这片曾经林木稀疏、风沙肆虐的荒僻高岭,变为115万亩人工林海。这里的4.8亿棵树木,排起来可以绕地球12圈。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考察了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塞罕坝精神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着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
1.接续奉献 使命至上
秋染塞罕坝 王龙摄/光明图片
走进塞罕坝展览馆,一张建场初期的示意图直观描绘了当时恶化的生态:沙地距离北京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而北京平均海拔仅40多米。有人比喻:相当于站在屋顶向院里扬沙子。作为曾经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的天然名苑,经过清末的开围放垦、砍伐不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塞罕坝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昔日的“美丽高岭”变成了林木稀疏、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
“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决定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原国家计委在批准建场方案时,发出了这27字号召。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塞罕坝,与当地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开始了战天斗地的拓荒之路。
《美丽中国塞罕坝》(布面油画)孔亮
这支队伍里,有刚刚二十岁出头的赵振宇。当时的他刚刚从承德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就毅然踏上了前往塞罕坝的大卡车。虽然是承德本地人,但塞罕坝对于赵振宇来说仍然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从承德市到围场县城,全是土路,我们挤在一辆敞篷汽车上,整整走了一天。从围场县城再到坝上,全是爬坡,又要颠簸一天。茫茫沙地没有一棵树,全是一片片的衰草和一丛丛的柳墩子……”
这支队伍里,有刚刚40岁的承德地区农业局局长王尚海。当组织上动员他去林场任职时,这位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后来曾担任围场第一任县委书记的汉子二话没说,放弃了城里舒适的生活条件,带着老婆孩子上了坝。搬家那天,王尚海只从家里带来了一个书柜、两个箱子、几件炊具,全家人在临时腾出的一间职工宿舍里安了家。
这支队伍里,有35岁的承德地区林业局局长刘文仕,他被选拔担任第一任场长。出发前,刘文仕问母亲戴广英:“我想把家搬到坝上,那里很苦,您能去吗?”母亲则回答说:“我是党员,不怕吃苦。”
两年后,这支队伍里加入了还在读高三的陈彦娴。1964年夏天,听闻林场刚成立不久,造林需要人手,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在承德二中读书的陈彦娴和同宿舍的五个姐妹给刘文仕写了一封“求职信”。收到回信后,在高考的前几天,六位姑娘背起铺盖卷,坐上了大卡车奔赴林场。
响应党的号召,听从党的召唤,完成党的任务,对于塞罕坝的建设者们来说,“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就是他们的崇高理想,种树就是他们坚如磐石的使命。
这样的使命被一代代塞罕坝人不断传承着。20年后的1984年,19岁的刘海莹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舍弃了老家秦皇岛的工作机会,来到塞罕坝做了一名基层林场技术员,成了第二代塞罕坝人。2005年,“80后”的河北定州小伙儿于士涛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义无反顾地选择到塞罕坝工作。如今,年轻的“80后”“90后”林场职工逐步成长起来,在前辈引领鼓励下,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已成为林场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康振海认为,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视使命高于生命,对责任勇于担当,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始终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使命,始终为了履行这个使命奋发努力。正是他们忠于使命、无私奉献,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创造出了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换来了茫茫高原无言矗立的“千棵松”“万棵树”。
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国共产党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2.艰苦创业 无私无畏
“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塞罕坝无疑是艰苦的。建场初期,当地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超过半年。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赵振宇回忆说:“当时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风卷着沙粒雪粒遮天盖日,打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白手起家的第一批建设者住马棚、搭窝棚、挖地窨。一个窝铺住进20人,没有门板,就用草苫子代替,夜里睡觉都戴着皮帽子。早上起来,屋内到处是冰霜,褥子冻结在炕上。吃着全麸黑莜面,就着咸菜,喝着雪水,盐水泡黄豆就算是美味了。
一到冬天,外面刮风下雪,屋里常常出现一层冰,烧着火炉子也丝毫没有暖和的感觉。很多人就蜷缩在一块儿,戴上皮帽子,把自己裹得尽量严实一些。有时积雪足有三尺厚,推不开门,大伙儿只能从后窗跳出去。
作为一名施工员,当时的赵振宇每天都要在山上巡查,走几十公里的路。有时晚上回来,棉衣冻成了冰甲,棉鞋冻成了冰鞋,走起路来哗哗响。
“晚上是最难熬的,被窝成了‘冰窝’,怎么睡?有人就把砖头和石头扔到火堆里,烧一阵子,再搬进被窝。”赵振宇回忆说。
生活条件艰苦之外,如何种树更是需要塞罕坝人自己不断摸索实践。创业艰辛,第一年造林千亩,成活率不到5%;第二年再造1240亩,成活率不到8%。两次造林失败,一度让这支年轻的队伍情绪低沉。
怀揣着“不绿塞罕终不还”的决心,大家顶风冒雪、夜以继日,反复试验改进机械,一块地一块地调查,一棵苗一棵苗分析。1964年春,全场党员干部职工齐聚马蹄坑挥汗如雨,饿了就着雪水啃冰冷窝头,大干三天,造林516亩,成活率达到96.6%,开创了国内机械种植针叶林的先河。
从零开始,自己育苗。经过艰苦探索,他们改进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取得了全光育苗的成功,并摸索出培育“大胡子、矮胖子(根系发达、苗木敦实)”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大大增加了育苗数量和产成苗数量,终于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在植苗方面,塞罕坝人通过不断研究实践,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改进了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创新了植苗方法。
马蹄坑一役,创造了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也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成功栽植针叶树的先河。正是从那时起,塞罕坝开启了大面积造林的时代。最多时每天造林超过2000亩。
从1962年到1982年,塞罕坝人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保存率达七成,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近年来,塞罕坝人在山高坡陡、土壤贫瘠的石质荒山和秃丘沙地上攻坚造林10.1万亩,百万亩林海间那一块块曾经如芥癣般的荒山秃岭,正生长起一片青春的绿海。
“在半个多世纪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中,塞罕坝的几代建设者们伏冰卧雪、艰苦创业,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缺衣少食的艰苦生存环境中,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生态建设理念,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韧性,探索出‘绿进沙退’的中国密码,成为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成功范例。”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季宇说。
创新前行,奋斗不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约48.4%,超额完成下降40%~45%的目标。“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万里长江奔流不息生机盎然,“十年禁渔”让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从北上广深到城镇村寨,蓝天、碧水、绿地刷屏“朋友圈”,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3.绿色发展 赓续前行
草木之成,国之富也。塞罕坝的百万亩林海,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1962年至2020年年底,塞罕坝森林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8%提高到82%。林木总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36万立方米。
据中国林科院相关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过一百多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这是大自然回馈给塞罕坝的巨大财富。
在植树造林的巨大成就之下,如何实现林场的良性经营,塞罕坝人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以前,塞罕坝人只有朴素简单的生态意识,认为种好树、管好树,为国家提供更多木材,就完成任务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说,1996年,林场大部分林分进入经济成熟期或主伐期,木材生产成为林场支柱产业,到2000年,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塞罕坝人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改革和发展,实现了造林保护与生态利用的有机结合。”
逐步摒弃了销售木材的传统经营方式,塞罕坝人近年来把最擅长的育苗投入产业经营。与此同时,在林场的引领带动下,周边百姓通过发展农家游、手工艺品、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每年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累计带动1200余贫困户1万多人口脱贫致富。景区内120余家旅游服务经营场所,每年为周边百姓提供1万余个就业岗位。
“六十一甲子,树木更树人,塞罕坝人走的是一条保护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爱绿植绿护绿、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汤荣光认为,塞罕坝人创造了荒原披绿装、沙地变林海的奇迹,写就了绿色发展的生态诗篇,汇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中,实现了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高度融合。
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实施“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到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理念和政策指引下,中国已形成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正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说,为更好地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生动范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林场已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力争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实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管理机制全面创新、绿色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成果区域共享,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的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塞罕坝精神将更加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脚踏实地、迎难而上,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生态文明之光照耀前行道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7日 09版)
- 热点
- 2021-11-17 09:51:20
- 热点
- 2021-11-17 09:50:05
- 热点
- 2021-11-17 09:47:36
- 热点
- 2021-11-17 0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