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南江北秋收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霜降时节,江苏多地水稻进入成熟期。放眼全省,江南江北大地上机械轰鸣,一派喜人的秋收景象。



秋粮丰收基本成定局

10月27日下午3时左右,记者来到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白鹤村的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田里种着的是徽两优丝苗品种,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五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沉甸甸的稻穗被“吞”进收割机嘴里,又从后方吐出黄澄澄的稻谷,田埂上弥漫着阵阵稻香。



“今年淮安全市秋粮面积552万亩,其中水稻475万亩。目前已收割三分之一。全市水稻收获即将进入加速期,预计11月上旬基本完成秋收工作。” 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倪建华介绍,9月至10月上旬,光照足、气温高,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水稻灌浆结实,加之面积足,前期各项农机农艺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较好,今年水稻丰产基础好于去年。

近几日,启东市北新镇普东村冬娟家庭农场的1000多亩水稻田也进入成熟期。10月29日,农场正式开镰收割。“这几天早晨,我们很早就要检查仓库、烘干房,打扫场地,这样稻谷收割完就能烘干加工,很多订单已经下了,大米要加快加工生产。这一周都会很忙。” 农场负责人于冬娟介绍,今年主要种植南梗46、5055品种,亩产在1200斤左右,加工出来的大米口感软糯、富有弹性,受到江南人欢迎,主要销售到长三角地区,农场已注册了自有商标“粒粒香”,新米批发价在3-3.2元/斤。不过采访中,她也表示了担忧,由于今年台风对启东地区影响较大,有200亩水稻出现倒伏,这使得部分水稻减产,也增加了收割成本。





记者了解到,当前,全省秋收工作已全面展开,秋粮生产总体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好形势,全年粮食再夺丰收基本定局。截至10月26日,全省秋粮收获进度超过四成。但受10月上中旬低温阴雨大风天气影响,秋收进度受阻,季节紧张矛盾加剧。农业农村部门将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全力以赴抢进度、赶农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信息预警服务,确保秋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机收减损助力秋粮颗粒归仓

9月中旬,农业农村部曾召开2021年全国秋粮机收减损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其中指出,机收是秋粮收获的主要方式。秋粮主要作物为玉米和水稻,机收水平分别超过78%和93%。要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在耕地资源有限,增加播种面积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降低机收损耗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在今年秋收中,江苏也分外注重机收减损。



“当前,高淳区水稻已进入集中收获期,全区今年水稻种植总面积12.85万亩,目前已收获70%。”南京市高淳区农业农村局农业装备科副科长陈佳辰介绍,为做好今年“三秋”机械化生产和秋粮机收减损工作,高淳组织农机科技志愿者走社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提高机手操作技能和机收减损意识,同时根据各镇街种植面积、机具保有量等实际情况,提前做好作业机具需求和调度工作,保障粮食收获进度。“通过市级农业机械化项目,我们还扶持新建农机库房7000多平方米,满足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拖拉机等各类农业机械停放需求,保障秋收秋种生产。”





 邳州市土山镇炳华机插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贾炳华自己承包了500亩土地,合作社还为周边村民的4000亩土地提供农机服务。“在收割环节,减损就是增产。今年大家的收成都不错。目前社里有20多名社员在从事水稻收割工作,我们在秋收前就对社员做过培训,要求他们注重农机操作规范。再加上现在农机越来越先进,收割过程的损耗率越来越低。从我个人来看,自2002年包地到现在,随着水稻品种升级、农机升级,加上农机手技术提升,水稻亩产增加了200斤左右。” 贾炳华说。

早在9月中旬,镇江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市农机培训学校就集中全市部分农机手,开展秋粮机收减损技术培训,分发《关于秋粮机收减损致全市农机操作者的倡议书》,参与培训的农机手挨个在一块大红布上进行“秋粮机收减损承诺签名”。近日该市又下发秋粮机收减损工作相关通知。为保障秋收秋种工作,镇江市组织投入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机械5600多台套,联合收割机3800多台,力争今年全市水稻机收水平稳定在98%以上。



句容市强民稻米专业合作社的龚于高告诉记者,农机对于农业生产的帮助巨大,以前人工收500亩地,要1个月,现在合作社1000亩地的收割,两台收割机只要两周不到就能全部完成。“今后一定要注意提升收获质量,尽量降低机收损失。亩产1000斤的话,如果损失率降低1个百分点,1000亩地就相当于能增产1万斤,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吓一跳。”

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服务站研究员郑小钢介绍,机收减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要减少粮食作物机收损失,一是根据不同田块选择合适的收获机,在晴好天气及时收割;二是作业前应对收获机械进行检查、调试、维修和保养,保证机械性能良好;三是规范驾驶操作,根据水稻作物品种、株高、产量、成熟度及秸秆含水率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作业前进速度,通过前进速度、割茬高度及工作幅宽来调整喂入量,使机器在正常负荷下工作;四是保障服务,确保机具正常使用。江苏今年将在昆山市、邳州市、淮安市洪泽区、响水县、泰州市高港区五个县(市、区)组织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通过减损大比武活动,把“三秋”机械化生产和秋粮机收减损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农机化工作,加大对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技术的宣贯,通过比赛活动和机收减损技术培训,引导广大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精操作、比技能、展风采、做贡献,千方百计减少机收环节损失,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精细养护捧出高质好米

随着水稻成茬收获,今年的新米也陆续上市。江苏多地加强品牌培育,带有地区特色的优质苏米在市场上熠熠生辉。

走进位于启东市吕四港镇吕复村的吕鲜人家米业厂区,洁净明亮的厂房内,数台正在高速处理稻谷的机器不断发出轰鸣声。稻谷原料经过筛选、去石、碾米、分级、抛光等十多道工序的处理,晶莹剔透的大米经由机器灌袋封装后,被工人整齐地码放在货运托盘上装车发运。

“整套流水线下来一个小时可以加工6-7吨,操作设备需要3个人,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启东吕鲜人家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浩然介绍,公司目前流转300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主要种植营养价值较高的南粳46、5055、9108等品种,采用海藻富硒肥等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把控种植品质,这几天刚刚开始收割,预计11月中旬能全部收完。“我们不仅种植,还有烘干机等设施,做成大米产供销一条龙,提升稻米附加值。公司目标是大米生产标准化品牌化,跻身中高端产品行列。在整片稻田里,有700亩稻虾共生田专门生产有机米,批发价超7元/斤,1000亩用于种植绿色富硒米,批发价超2.3元/斤。公司打造了自有品牌‘吕鲜人家’,产品主要销往上海,有定向对接二十几家菜市场,去年销售新米达四五千吨。”



当前,太仓市“三秋”大忙已全面拉开帷幕,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6.8万亩、预计亩产625公斤,较去年均有所增长。太仓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冯瑞兴介绍,近几年,太仓市优良食味水稻品种面积占比不断增加,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依托,粮食生产全产业链不断延伸。在太仓市现代水稻产业园核心片区,“云山米都”等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农牧循环产业新格局初显。新建的富硒大米功能产业园和“一米三宝”加工基地,整合优质稻米资源,以一盘棋思维做大“金仓湖富硒米”品牌,生产出GABA米、胚芽米、免淘米等功能性大米,还与北京瑞宁齐国际健康产业集团达成合作协议,预计年销售量将突破800吨。



“亭湖区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着力把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头等大事。我们全面对照技术清单,以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绿色防控示范区为抓手,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品牌,重点培育“亭粮”等重点品牌产品,扩大在全省的影响力。” 盐城市亭湖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马梅介绍,全区目前秋粮收获进度达超六成,水稻收获进度近五成。今年水稻种植品种以南粳9108和淮稻5号为主,搭配种植南粳5718等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南京市高淳区的“定湖”大米有长香王、油粘米、碗香等系列,销往上海、福建、广州、浙江及周边地区;泰州市的“姜堰大米”,将稻田养鱼、养蟹等相结合,形成纯天然的无污染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盐城市的射阳大米米粒饱满,晶莹剔透,驰誉上海、苏南等地……秋收时节,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江苏新米不断上市,再次印证“水韵江苏、鱼米之乡”已成为江苏的特色文化符号。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