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期间,现场考察调研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了解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情况。总书记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总书记的视察,既是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巨大鼓舞和推进,也进一步指明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一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各项工作。今年6月3日召开的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要求,以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富成效的工作,推动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继续走在前列。
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成员单位和运河河道的主管部门,一年来,省水利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紧盯治理保护关键,瞄准文化建设重点,真抓实干,勇于争先,努力焕发运河的新活力,努力增添百姓的幸福感。
凝聚力量
让大运河成为水发展标志之河
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全省水利工作的重点,坚持系统谋划,高位统筹,力求大运河治理保护成为全省水利事业发展的标杆,引领全省幸福河湖建设。
谋划系统治理。准确把握大运河在江苏水利发展中的关键地位,以长江为水利发展的横轴、以运河为水利发展的纵轴,支撑起“功能综合、空间融合、循环畅通、调控自如”的现代江苏水网。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江苏省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规划》,着力构建“一轴、两域、八核、多节点”的空间布局,明确了丰富治水文化保护传承、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深化水生态保护修复、促进河湖高效管护等重点任务。研究制定《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南水北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化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规划研究,协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高质量发展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组织编制《京杭大运河苏北段河道保护规划》《京杭大运河苏南段河道保护规划》,把运河治理与保护的目标任务落细落实。
构建共治格局。省级河长定期巡查推进大运河治理保护工作,运河沿线8位市级河长、40余位县级河长履职尽责,扛起运河河道全面治理、系统保护和科学利用的重任。部署全省切实加强跨界河湖的协同治理,有效落实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管理保护责任。水利与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部门紧密配合,携手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的黄金水路、保障社会稳定的安全水道、造福沿线百姓的绿色水廊。
确保全面落实。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列入“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集全系统之力做好运河治理管护。充分发挥省水利厅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科学制定年度工作任务,配合做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规划文件编制和大运河数字云平台建设。根据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和2021年工作要点,制定涉水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加强跟踪督促。
倾力保护
让大运河成为水功能完备之河
千余里的运河主干线流经江苏8个设区市,支线网络连通全省,江苏坚持河道治理保护和科学利用相统筹,当前把充分发挥运河兴水利、除水害功能放在首位。
在问题治理上全力做减法。着力清除运河两岸违规违章的码头、堆场、房屋、排口等问题共1319处,同步大力实施运河两岸绿化、美化力度,恢复自然形态,营造环境景观带。推进运河沿线重点湖泊退圩还湖,退还水面100平方千米。清理整治洪泽湖住家船,近2万名住船渔民上岸安居。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从源头减少废污水排放,缓解运河环境压力。加快实施南水北调沿线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现非农用水计量和大型、重点中型灌区计量全覆盖。13个设区市和太湖流域县级城市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节水减排渐成风尚。
在保护利用上努力做加法。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实施运河空间管控,划定岸线功能分区,全面复苏河湖生态,使大运河成为江苏现代水网的关键“一纵”,助力全省“美丽中轴”塑造。将传统治水价值和当代特质充分融入工程规划、建设、管理,让今天创造的经典水工程,成为运河上的璀璨明珠、明天的优秀水工遗产,在江都水利枢纽打造“江淮明珠”文化园,大力提升水工程景观形象,使江都水利枢纽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展示园的鲜明符号。普遍开展生态样板河湖、美丽河湖、五好河道、河长制公园等创建活动,展现沿线河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画卷,在大运河无锡段整治提升工程中,从生态空间、城市功能和历史人文三个维度,统筹推进水环境提升、水生态保护。
在功能发挥上尽力做乘法。江苏段运河兴利与除害的功能如此完美,世所罕见。保障好运河的“活态”功能,才能更好地保护运河。依托完备的工程体系,通过多目标决策分析和精准调度,在洪旱交替、引排交错、蓄泄兼筹之间,运河的防洪、调水、灌溉、航运等多重功能得以发挥,确保生态获得足够的水流,生活获得足够的水量,航运获得足够的水深。依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战胜了苏北地区2019年夏季到2020年春季的持续气象干旱,圆满完成2020至2021年度向山东调水6.74亿立方米任务。苏南运河支撑苏南地区战胜2020年太湖流域大洪水和今年超级台风“烟花”。
精雕细作
让大运河成为水文化富集之河
水文化是运河文化的重要基底,水工程是水文化的最好载体。数不完的运河水工程,道不尽的运河水故事,需要不断挖掘与呵护,让固定的工程演绎流动的故事,让流动的故事浸润人心。
拓展水工遗产保护路径。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水利工程遗产的管理与保护,引导各地加强水工遗产的认知、挖掘和保护,着力构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的三级水利遗产体系。实施“寻找江苏水工记忆”项目,以历史为竖轴,寻找每个时期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标志意义的水工程,掌握其形态特征和时空分布。根据全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筛选、排查5处不可移动水利革命文物、5件可移动水利革命文物,做好价值阐释。推荐洪泽湖大堤、江都三站等申报国家水利工程遗产试点。支持扬州高邮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功列入候选名单,有望实现全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零的突破。借助“外脑”,实施《江苏水利工程遗产的认知、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省级智库课题研究,为开展水工遗产保护利用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打造运河空间文化形态。围绕打造高品位的“美丽中轴”,契合水韵江苏建设和节水护水意识养成,大力挖掘运河水文化内涵,精心打造独具韵味、各得其所的水文化空间。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进入提档升级发展新阶段,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水利风景区协会,为风景区高质量发展釜底加薪,今年有望新增3家国家水利风景区、10余家省级水利风景区。拥有恢弘水工程、优美水环境的水利风景区,日益成为传播传承运河水文化的绝佳场所。依托大型水利枢纽,建成6个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数量居全国之首,首批省级水情教育基地即将公布,异军突起的水情教育基地,成为水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实境课堂。充分利用河湖滨水岸线,设置文化小品、科普展牌等袖珍水文化设施,打造百姓身边水文化展示场所,增强运河文化的浸润力,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助推淮安水工科技馆等标志性工程建设,在运河沿线水工程管理单位导入国家文化公园标识形象系统。
丰富河湖故事当代表达。答好“幸福河湖”的重大命题,不仅要有水清岸绿的物质体验,更要有文化层面带来的精神体验,通过大型活动宣传造势、基础研究纵深发力、文创产品落地开花,推动运河文化深入人心。在全国率先注册“苏水知道”水文化商标,开展河湖故事大家讲、“水韵江苏·幸福‘移’居”“河湖·名城·印记”等水文化系列活动,讲好大运河承载的千年江苏故事。配合水利部唱响幸福河湖主题赛事,开展水利风景区主题曲征集,用一首歌串起一条河、连通一个湖、装点一座城,江苏省水利厅荣获优秀组织奖。开展有价值、高质量的水文化基础研究,在《群众》《中国水利》《江苏水利》等杂志呈现研究成果。活跃文学、音乐、书画等水文化创作,出版《最美运河地标》通俗普及书籍,手绘图、立体卡、折扇等系列文化产品渐次推出。
运河悠悠,流过的是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流向的更是未来的发展与热望。迈进水利现代化新征程,江苏将矢志不渝地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好“文化”文章、“活态”文章、“统筹”文章、“精细”文章,为打造运河这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符号,为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体现江苏魅力,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江苏省水利厅供图
- 热点
- 2021-10-28 18:11:54
- 热点
- 2021-10-28 18:10:22
- 热点
- 2021-10-28 18:09:10
- 热点
- 2021-10-28 17:59:39
- 热点
- 2021-10-28 17: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