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季雨)7月11日,现代快报报道了未婚女子办理退税时发现自己被结婚8年的事情,引起社会关注。12日,警方发布通报称,经初查,黎某(女,37岁)于2017年6月涉嫌冒用他人身份办理婚姻登记。含山警方正在深入调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理。冒用他人身份办理婚姻登记,将面临什么样的处罚?江苏耀时律师事务所律师缪冬辰进行了解读。
缪冬辰认为,“根据含山警方通报及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冒用他人身份办理的婚姻登记因违反法律关于结婚程序的规定属于重大程序瑕疵,此类登记应被撤销,且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同时,冒用他人身份办理婚姻登记的行为涉及多重法律责任:行政上会被纳入严重失信名单并联合惩戒;民事上需赔偿被冒名者精神损害、误工损失等;刑事上可能构成伪造身份证件罪、重婚罪或诈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涉及骗婚、重婚或诈骗财物,还可能构成诈骗罪或重婚罪。”缪冬辰称,根据《关于妥善处理以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指导意见》,冒用者将被民政部门纳入“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名单”,面临多部门联合惩戒。
缪冬辰表示,冒名结婚是对公民身份的严重侵害。公民个人应当妥善保管身份证件,发现被冒用登记后立即报案并固定证据,通过法律途径撤销错误登记;相关部门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婚姻登记信息联网核查机制,严格审查材料真实性,同时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公众对冒用身份法律后果的认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