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看龙展迎龙年,来南京市博物馆开启“寻龙”之旅


 

5000多年前的龙形玉饰件、三国时期的青瓷堆塑飞鸟楼阙灶……为了迎接甲辰龙年的到来,1月26日,“中国龙——甲辰年贺岁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正式开幕。

 △龙年非遗作品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南京地区“龙”形文物及民俗非遗展品共计180余件(套),横跨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展现了“中国龙”的无穷魅力。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展览将持续至3月底。

  △展览现场


南京最早的龙,5000岁

展览展出了两件新石器时代的龙形玉饰件。这两条龙一条是“抬头龙”,脖子是往上抬的,另一条则是“俯首龙”,龙头是往下弯的。

  △新石器时代龙形玉饰件


策展人、南京市博物馆馆员胡婧介绍,这两件龙形玉饰件出自南京浦口营盘山遗址,是目前南京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龙形文物。

  △西周“梁其”铜钟


在早期的龙文物中,梁其钟鼓部装饰一对花冠龙纹,右侧有一只鸟纹。花冠龙纹是西周中晚期铜钟上常见的一种龙纹和鸟纹结合的特殊纹饰,头部具鸟类长冠而后掠,吻作象鼻状上扬,颈部似龙而身尾似鸟。

“它到底是龙纹还是鸟纹?”胡婧表示,“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凡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也没有准确名称的神兽,都把它叫作龙。”

南京人真爱龙,处处都有TA

龙的“官配CP”是凤,龙凤作为瑞兽成对出现,以示吉庆之意。但你知道吗,和龙同时出现在器物上的,不只有凤。

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了一件体型巨大、堆塑繁复的器物,是三国时期的青瓷堆塑飞鸟楼阙灶。

胡婧介绍,灶是六朝早期墓葬中常见的明器,但这件青瓷灶器型之巨、堆塑之繁复,十分罕见。

整个灶体像一艘船,上面云集着引颈展翅的群鸟。灶一侧伸出龙头形的出火孔,另一侧有方形出火孔;灶尾部为半圆形火膛,灶面有2个火眼,灶上四周起边墙。灶头、灶尾处分别堆塑楼阁、廊檐、门阙等。

  △南朝青瓷龙首盘口壶


展览还展出了两件青瓷龙柄鸡首壶,一只是东晋时期,一只是南朝时期。它们都是在壶身一侧攀附一条矫健长龙,随壶体起伏,巧妙地弯曲形成壶柄。壶身另一侧以鸡头作为装饰。

元代以后,龙象征皇权

碗外壁有青花龙一条,张口翘舌,龙首上扬,碗内壁还有两条白龙,脚踏如意云头,追逐嬉戏,在白釉下若隐若现……这是元代的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元代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胡婧介绍,元代的龙纹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的脖颈处非常细。“元代之后,龙纹的使用限制愈发严苛,将龙推向了至尊的地位。”

龙与帝王有着紧密的联系。历代帝王借助龙来树立权威,巩固统治,龙纹渐渐成为皇权的重要标志。

  △明代黄釉龙纹瓦当


明代龙纹琉璃构件、明代黄釉龙纹瓦当……展厅里,还陈列着许多“锦上添花”的建筑附件。它们大多出土于南京明故宫遗址,上面的龙纹非常威武。

  △明代嵌宝石龙首金带钩


“只有当过帝都的南京,才能够出土这样的瓦当遗存,展现了中国皇家的风范,也彰显了南京历史特点和历史地位。”胡婧说。

雍正皇帝的龙袍,南京织造

南京素有“龙蟠虎踞”之称,也是“画龙点睛”故事的发生地,众多与龙有关的传说、习俗和地名等,诉说着金陵与龙的不解之缘。

  △清雍正黄地九金龙海水江崖纹妆花龙袍


最能体现“龙”与南京联系的,莫过于南京的云锦工艺了。展厅中,两件华丽的云锦龙袍龙褂非常引人注目,它们都是从故宫博物院的原件复制而来,按照原尺寸、原色彩、原材料、原工艺制作。

其中一件是雍正皇帝的龙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云锦传统织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戴健强调,这件龙袍使用了南京云锦的传统工艺,融合了金线和丰富的染色丝线材料,共26种颜色。“龙袍上精细的金线工艺,以及九条金龙的图案,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清康熙五彩龙凤纹瓷碗


戴健表示,云锦作为明清两代的御用贡品,与龙的联系相当密切,尤其体现在龙纹的构图和用料上。“其龙纹图案代表了帝王的身份,展现了皇室的艺术风格。云锦使用的高档材料和色彩,反映了皇家的艺术表达。”

实习生 孙鹏程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裴诗语/文 钱念秋/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