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梁白泉:把大半生都献给了南京


9月12日,考古学界泰斗、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在南京逝世,享年95岁。

梁白泉,1928年生,重庆合川人,一生在文物学、考古学、民俗学等领域成果丰硕。

生活在南京70多年,他热爱脚下这片土地,守护着城市生长的根脉,为老城保护奔走呐喊。

归期有期,夜雨秋池。从巴山蜀水到吴楚之地,先生一生所到,皆是壮阔。

18岁:一脚踏上下关码头,从此留在南京

1928年底,梁白泉出生在重庆合川。

他家餐桌边木板墙上,挂着一幅《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每饭必读。

1946年,18岁的梁白泉登上开往南京的轮船,离开家乡重庆。

图片


当他在下关码头上岸后,在去学校的路上,遇到了一生的挚友:蒋赞初。

在大学,梁白泉最初学的是地理专业。因为对地理实在不感兴趣,两年后,又选择转去了历史系。

新中国成立后,时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的曾昭燏在南京大学兼任历史系教授,教考古学,品学兼优的梁白泉是她的得意门生。梁白泉一毕业,就被她“抢”进了南京博物院。后来,梁白泉曾和现代快报记者回忆了自己初进南博的印象,他说,“我从大行宫乘马车,到南京博物院工作,感觉空旷又荒凉。印象深刻的是,大门不远处有一棵迎客松,那时候还不是很大,但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心里有几分暖意。”

而进入南京博物院工作后,梁白泉正式在南京扎下了根。在这里,他用毕生的经历,去探寻南京这座城市历史的厚重、文脉的源流。他说,“我把大半生都献给了南京。”


图片

梁白泉先生


长江、大运河边无数文物经他发掘、断代鉴定

南京博物院的特展馆里,正在展出的西汉金兽,是梁白泉主持考古发掘的。

作为考古学界的泰斗,梁白泉一生参与主持了很多考古发掘。比如:镇江甘露寺、高邮天山汉墓、盱眙南窑庄马湖店村考古……无数文物经梁白泉之手发掘,断代鉴定。但他家中,没有一件文物。在文博圈,文物工作者不沾文物收藏,这是职业道德。

图片


甘露寺铁塔塔基修复工程在1960年的4月开始,当工程进行到重修塔身基础的时候,又决定对塔基进行一次发掘。这一次一共发掘了10天,出土文物两千多件。出土的文物,包括石、玉、骨、金、银、铜、铁、陶、瓷、琉璃、木、漆、纸、丝等14类,其中多是珍贵的唐代佛教艺术文物。而尤其重要的是从南京古长干寺移来的感应舍利11枚。

2008年,南京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顶骨舍利一枚、感应舍利10枚……其中,感应舍利和梁白泉当年主持的甘露寺考古正好相互映衬,说明了感应舍利的流传过程:1400多年前,梁武帝在古长干寺瘗藏了感应舍利;唐朝,一个名叫李德裕的人又从长干寺取了11枚感应舍利,瘗藏在甘露寺。

图片


1982年正月初七,盱眙马湖店村农民万以全在挖水渠时一锹下去,挖掘出一只闪闪发光的金兽。这只金兽重达9100克,含金量达99%,是目前全国考古发现的金器中最重的一件,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而那时,梁白泉就站在边上。“金老虎下面有一个壶,壶里有十几块楚国的货币‘郢爰’,那时候的人用的时候,就把它剪成一块一块来用。西汉金兽,一直到现在还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发现。”梁白泉曾回忆。

2015年,梁白泉将这些满满都是“第一现场”的考古笔记无偿捐给了南京市档案馆。

为南京老城保护大力发声

在南京的文博界、规划界以及南京的城市保护方面,蒋赞初、梁白泉、潘谷西三位传奇的先生守护着城市生长的根脉,为南京文物保护奔走呐喊。他们仨在南京文博圈被誉为“三驾马车”。


图片

图片


南京图书馆内六朝台城遗迹

2002年,南京市大行宫一带发现了六朝时期真正的“台城”,考古工作人员认定,这是南京老城范围内最重要的一处考古发现。蒋赞初、梁白泉、潘谷西认为,这里应该作为典型遗址来进行全面保护并展示。“当年,南京图书馆要开工建设,在工地上发现了近1万平方米的六朝台城(皇宫)遗迹,为了保护这处遗迹,我们向政府呼吁要现场保留1000多平方米做展示,潘谷西凌晨4点做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最后,这里保留了400平方米。”蒋赞初先生曾经回忆。

如今,读者们到南京图书馆负一楼,就能看到三位老先生们力保下的六朝台城遗迹。


图片


南京老城南

2006年,南京老城南开始拆迁,最具“南京味道”的民居群落面临消失的命运。蒋赞初、梁白泉、潘谷西三人大力发声,呼吁尽快停止破坏性的“旧城改造”行为……

他们通过写书、呼吁、接受媒体采访等各种方式来努力保护着脚下这片土地,保护着它面临消失的历史和文化。

图片


率先关注研究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

“长城和运河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古代文明所做的两项伟大贡献。长城已经受到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承认和保护,运河则未。本文有感于此,发为议论,就教于同行与专家学者……什么是文物?各种词典都有解释,一般多认为是“遗存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的要素是:人类创造的、保存在地上或地下的,具有文化价值的,遗物或遗迹。大运河完全符合上面所列的四点要素,应该算是文物。”这是梁白泉1990年发表在《东南文化》上的《初论运河文化》。

“梁白泉老先生是全国最早关注和研究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的学者之一。”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

贺云翱说,在他心目中,梁白泉老先生一直是他的良师。他说,“我在南京大学读书时,他给我们上过课。后来,我到南京博物院上班,我有幸参加了《东南文化》的创办。记得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梁老就很注重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研究,想筹备首届大运河文化学术讨论会,在《东南文化》上发起组织了《大运河文化》的讨论,他本人也写了论文。”

上世纪90年代初,梁白泉还把南博的基本陈列《江苏史陈列》,革新为《长江下游5000年文明史》展览。这个展览立足在长江下游,探讨了地域文明的发生发展。“这在当时,很有先见意识。”

图片



梁白泉 重庆合川人。1951年南京大学地理系、历史系毕业,分配到南京博物院工作,历任副院长、院长。 曾把《江苏史陈列》革新改陈为《长江下游5000年文明史》展览。发表各种体裁的文章100多篇约数十万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中的《中国博物馆》《国宝大观》《南京博物院藏宝录》《南京的六朝石刻》等图籍。

文 |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白雁

图 | 现代快报+记者 施向辉 钱念秋

(校对 李凯波)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