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声声戏韵唱响“戏曲里的爱情”,这场七夕晚会好浪漫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 胡玉梅)七夕将至,7月30日晚,“戏曲里的爱情”七仙大福村七夕晚会暨南京民营院团改革创新座谈会在江宁区七仙大福村举行。黄梅戏《天仙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南京白局《南京白局唱七夕》……声声戏韵唱响浪漫夏夜,带观众提前感受七夕节美好。



据悉,本次活动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江宁区委宣传部(文联)、横溪街道主办,七仙大福村承办。



作为祈福乞巧、象征爱情的传统节日,七夕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浪漫故事。七仙大福村是“我们的节日·七夕”文化传承基地,相传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传说从这里起源。



晚会上,南京多家民营院团带来精彩“集体表演秀”。南京溧庆黄梅戏剧团带来《天仙配》经典选段《路遇》和《满工》,勾起观众满满回忆;金陵风白局曲艺团带来的《南京白局唱七夕》,用地道南京话唱出浪漫七夕情;南京市秦淮区小梅花青年越剧艺术团带来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经典唱段《十八相送》,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依相送,情深义重。



扬剧和京剧里的七夕也别有一番风味。六合区君子兰扬剧团表演了扬剧连唱《扬韵清音·绽放七夕》,让观众倍感温馨而浪漫。南京鸣春社京剧团以京剧折子戏《游龙戏凤》,展现了国粹中的浪漫故事。

台上,声声戏韵悠长,台下,如潮掌声不断。七仙大福村里的这场七夕晚会以“戏曲里的爱情”为主题,带给观众美好回忆。



作为活跃在基层的一支文艺生力军,南京民营院团用百姓听得懂、喜爱听的方式呈现艺术作品,让戏曲在广袤乡村传承发展。当天,南京民营院团改革创新座谈会在七仙大福村举行。为提升剧团艺术水平,不少民营院团都与名家牵手合作。南京溧庆黄梅戏剧团设立“何云文化名家工作室”,与艺术名家共同开展剧目创排、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商演运作。六合区君子兰扬剧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团实施了“缪勇名师带徒计划”,邀请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缪勇进行指导。南京鸣春社京剧团也正在筹备,想邀请著名京剧艺术家陈少云在栖霞区成立“陈少云京剧艺术传承工作室”。

为进一步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经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溧水区委宣传部协商,未来将提供舞台车用于支持戏曲下乡工作,南京溧庆黄梅戏剧团负责日常使用管理。七夕晚会上,舞台车交接仪式举行,南京溧庆黄梅戏剧团团长陈祥飞表示,将充分利用好舞台车,为更多观众提供戏曲精神食粮,让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广、更深入。

(主办方供图 编辑 魏如飞)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