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南京练摊10年!单亲父亲为了儿子想换个活法

现代快报讯   这个夏天,南京持续高温,户外尤其“烤人”,宋峰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出摊了。自从2012年来到南京,拉扯着小虎艰难地在城市扎根,摆地摊拉货的小轮车就是他的“老伙计”,儿子小虎则是他的“小伙计“,也是他的精神动力。

目前,宋峰和12岁的小虎住在黄家圩。密密的自建楼房、狭窄的街巷,已经很少见的“城中村风格”预示着这里不久就会被改造,融入城市的怀抱。而宋峰父子在经历了10年看似不变的生活后,也将迎来更多的希望和变化。



△从这里进去,就是小虎和爸爸暂住的地方

十来个平方的出租屋,就是他们的家

宋峰来到南京有10年了,今年39岁的他,已经不年轻。2012年上半年,他带着老婆孩子来到南京闯荡,不久,妻子离他而去。小虎那时候才两岁。

从此,他就在南京“扎”了下来。

黄家圩2××号,在电子地图上其实也找不到。包括2××号在内的一片地方住着2000多人,大部分是外来流动人口。宋峰选择这里,是因为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房租每月只有六七百元,算是在城北火车站附近最便宜的地方。

宋峰的家,坐地铁1号线从红山动物园站3号口出来便是。1、2号口可以通往红山森林动物园,宋峰有时候就把地摊摆到那里,吸引过往的游客,孩子们往往会被他售卖的玩具吸引。3号口相对寂寞,从这里进去,环境和外面的都市景观不同,三面都被红山动物园的山岭包围,有点像“与世隔绝”。



△小虎家外面走廊竖起席子挡阳光暴晒

孩子,是宋峰随身“携带”的最大的“宝贝”。在十来个平方的出租屋,因为有小虎的存在,屋子里顿时有了生气。虽然,屋子里没有什么像样的电器,没有电视机,断电的电冰箱里面存放着面条、餐具,甚至有小虎的字典。



△宋峰家的冰箱,断电后成为了储物箱

但是有孩子的作业,有墙上的奖状,有他们父子一起栽种在门前池子里的蔬菜,有孩子的笑声,这就不同了。



△宋峰家的墙上部分孩子的奖状,以及孩子写给爸爸的话

最近,宋峰不怎么出摊。其实,10年来,宋峰做的都是摆地摊的营生。小虎马上要上六年级了,宋峰有点紧张,担心孩子会松懈,他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家里陪他。

带着孩子出摊,是无奈更是坚持

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是一个专门关注流动人口儿童的社会工作者组织。社会工作者李代娣从三年前开始跟宋峰父子打交道。

宋峰的条件几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社会工作者组织提供了孩子与外界交流学习的机会,包括夏令营在内,让孩子可以享受到更好的资源。作为监护人,宋峰也可以因此松快一些,做生意不会那么累。

宋峰夏天卖儿童的玩具,冬天卖鞋垫袜子。2019年以前,宋峰带着儿子一直住小市街,小虎在附近上幼儿园。宋峰说那时候自己没钱,连牛奶都舍不得给孩子买。他每天晚上都要到夫子庙去摆摊,小虎没人带,他只能带在身边。

“孩子小,一路走一路哭。我寸步不离,去厕所都要带着他。”宋峰手机里保存着最早的儿子“守摊”的照片,是2013年12月份的,小虎才3岁多,穿着棉衣棉裤戴着帽子,坐在地摊边上。不过,照片上,小虎笑容灿烂。



△小虎以前跟爸爸摆地摊时的照片,他负责模特“扮演”

从幼儿园接到小虎后,晚上6点坐上公交车去夫子庙,是那几年的常态。每次在车上,宋峰都搂着小虎,让他在臂弯里睡一会儿。到了地点,铺开地上的货物,他就没法照顾小虎了,不过小虎也不要他多烦心。因为这时候小虎已经成为了“模特”。



△小虎以前跟爸爸摆地摊时的照片

小家伙会戴上孙悟空的紫金冠或者状元帽,手里拿着“魔法棒”。那时候状元帽在夫子庙是最好卖的。在夜市,这些装了电池的玩具闪闪发光。



△小虎以前跟爸爸摆地摊时的照片,他负责模特“扮演”

摆地摊的不止一家,可是宋峰的生意总不差。小虎状态很好,面对陌生人,他会露出笑容,面对镜头,他还会举起小手,做出V的手势。小虎引来很多学生和大人的关注。有好心人会带着小虎去坐小火车玩,有的顾客明明10块钱的东西却丢下20块,甚至放下钱,东西不拿就走了。

孩子自立,他很欣慰 

在出租屋里,父子俩的饭菜可以很简单。一个菜一个汤就可以解决一餐甚至两餐。

买菜的事,宋峰有时候会让小虎去做,孩子也学会了洗衣服等家务。父子俩还经常聊天。最近,宋峰跟小虎讨论的是暑期安全问题。他想教小虎游泳,就在抖音上搜一些教学视频,让小虎多看几遍。可是到哪里去学,他其实没有主意。

老家有很多河道。可是在城里没有,除非去游泳池,但是宋峰最近手头不宽裕,不可能奢侈到花钱买票去游泳池学习。

“我对你够负责任了。你爷爷那时候从来不管我学习,哪像我现在这样。”宋峰有时候就冒出这样一句。宋峰在家里排行第六,是最小的一个。

“老六!”小虎重复着,就开始笑起来,因为这很像一些电影电视剧里的角色,被几个大哥呼来唤去的。

宋峰说,当时家里条件差,他只能读到小学毕业。父母年纪大了,他只能跟小虎“钉”在南京,靠自己拉扯小虎长大。

教育小虎时,他说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听得出,他以前就引用过《论语》。他跟小虎的要求就是要多学习,多看书。“你不用功,请个博士都没用。”

宋峰看到一些人身残志坚的感人视频时,就会录下来让小虎看。“现在有些孩子很脆弱。多学学那些苦孩子,抗挫折能力就会更强。”在抖音上看到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宋峰有时也会捐钱,20块一次捐过好几次了。以前带孩子出摊,看到有困难的残疾人,他会拿出几块零钱,让小虎去送到对方的手里。



△宋峰手机里有很多这样的励志视频,他用这个来教育小虎

小虎的小学老师跟宋峰说过,小虎表现很好。他也觉得,儿子见多识广,能合群,还愿意分享。从黄家圩到学校,要坐10站公交,小虎都是自己独自来回。目前小虎的成绩在班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在学校担任大队委、升旗手。



△小虎展示自己的奖状

孩子大了,他也想改行了

几年前,当宋峰发现小虎可以照顾自己,就不常带他出摊了。他摆摊时认识的一些大爷大妈,有时候会到地摊上找小虎,发现孩子不在,会丢下一包衣物,说是“给小虎穿。”

小虎自己在黄家圩有不少好朋友,暑假里,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来找小虎玩。



△小虎的伙伴们在玩篮球

邻居家墙上有一个简易的篮球架,这便是小虎和伙伴们的球场。



△这是小虎和伙伴们玩篮球的地方,只有一个装在居民墙上的简单篮筐

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社工李代娣说,她和同事多次到小虎家走访,看能否提供帮助,让小虎更好地开眼界长见识。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有一些小额助学金可以在开学时提供。最近他们还打算在宋峰家配置书桌、台灯和图书。

对于社工的帮助,宋峰发自内心地感激。他说,社会工作者是真心的。

原以为宋峰最近不出摊,只是为了陪孩子。可实际上,宋峰正在考虑换工作。

宋峰说,之前有一个老人问他:“你年纪轻轻的卖这个,能挣几个钱,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这种话有点刺耳,可是宋峰从来不往心里去。

当初选择摆地摊,就是考虑到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宋峰说,如果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白班有夜班,他不可能按时接送照顾孩子。“这是我一个信念,一个男人一个父亲的责任。为了这个责任,我可以吃苦受累,省吃俭用。”

但现在孩子大了,他想是到转型的时候了。“希望能换一个工作。苦点累点都没事,孩子大了,需要花费的比以前要多得多,我希望能挣多点。”

实习生 魏华 现代快报+记者 孙玉春 吉星 文/摄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 )

(部分图片由家长提供 编辑  苏湘洋)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