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小行星又双叒叕造访,人类该如何应对它们?


看似平静的地球

其实在宇宙中并不平静

近年来小行星频繁造访地球

为防止对地球造成伤害

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密切监测

4月2日凌晨,一颗直径在110米到260米之间的一颗小行星接近地球;十几天前,另有一颗直径约2米的小行星闯入地球大气层,在北极上空解体爆炸。庆幸的是,这两颗小行星没有对地球造成任何影响。

一颗小行星靠近地球


与地球最近距离740万公里

火星与木星之间有一大堆小行星,地球每年都会与一些小行星不期而遇。


北京时间4月2日凌晨4点35分,一颗名为“2007 FF1”的小行星,从距地球740万公里的高空飞过。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它的直径在110到260米之间,围绕太阳的轨道(需要684天)与地球轨道交叉,因此被列为“潜在威胁小行星”。

△ 3月24日拍摄到的“2007 FF1”的照片  来源:the Virtual Telescope Project

3月24日,当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约1160万公里时,虚拟望远镜项目就拍摄了一张向我们方向飞驰的太空岩石的模糊照片。

天文学家证实,小行星“2007 FF1”于2007 年3月被首次发现,曾在2020年8月与地球“亲密接触”。这颗小行星下次距离地球最近的时间将会是2037年4月2 日,那时它距离地球的最近距离将会达到 790 万公里。该小行星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与地球碰撞的风险。


2米宽的小行星

在冲入大气层前被提前发现


就在前不久的3月11日,一颗小行星与地球“相撞”,但好在没有造成任何危害。在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它的几个小时后,该小行星在北极上空的大气层中爆炸。

这颗名为“2022 EB5”的太空岩石,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双鱼座天文台的天文学家Krisztián Sárneczky,于格林威治时间晚上7点20分首次观测到。他将这个“大事件”第一时间告知国际小行星中心,随后来自世界各地的观测者们对该小行星展开了追踪。

△ “2022 EB5”   来源:ESA

天文学准确预测了小行星“2022 EB5”碰撞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且目睹格林威治时间晚上9点20分左右,它穿过天空落到冰岛东北部。据统计,这也是撞击地球大气层之前就在太空被发现的第5颗小行星。

值得庆幸的是,这颗小行星足够小,直径估计只有2米,它的造访没有对地球造成任何危害。

△ 匈牙利天文学家Krisztián Sárneczky拍摄“2022 EB5”

“像‘2022 EB5’这样的小行星数量众多,它们撞击大气层的频率相当高,大约10个月左右。”NASA近地物体研究中心主任保罗·乔达斯表示,这些小行星中很少有能在撞击前就在太空被探测到并被广泛观察,而望远镜只有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位置才能探测到它们。

如何应对小行星撞击?


各国科学家提出9大防御计划

天文学家每年都会发现大量小行星,并研究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如今我们之所以觉得小行星频繁造访地球,是因为观测技术的进步,允许天文学家捕捉到此前无法看到的“小个子”小行星。


但需要警惕的是,有些小行星最终坠落地球,会给人类造成伤害。例如2013年,一颗约合17米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致使大量建筑受损,数千人受伤。自此之后,国际社会加强了对近地小行星的发现、监测和预警合作,并于同年12月成立了国际小行星预警网。

当小行星来袭,除了预警,人类还能怎么办?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李明涛介绍,针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威胁,世界各国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研究,发展了九种代表性“招式”。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李明涛

第一招是躲,如果小行星个头很小,那么人类可以躲到防空洞等成熟的地下工事,疏散人口和财产,尽量减少损失;第二招是炸,是利用核弹去摧毁小行星结构,或者在小行星附近引爆核武器;第三招是撞,利用人造飞行器高速撞击小行星;第四招是“引力拖车”,缓慢改变小行星的轨道……

除此之外,还有利用飞行器把小行星整体捕获拖走、向小行星表面喷射高速离子流、在小行星表面上涂上一层漆等脑洞大开的方案。

“尽管听上去很多,但是真正成熟可行的还是动能撞击技术。”李明涛说,即使是动能撞击技术,应对百米尺寸以上小行星,也还是以卵击石,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预警时间。

文| 现代快报+记者 阿里亚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