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周明 王新月)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总结大会、全市产业发展大会……2月7日至8日,虎年新春开工后,江苏多地召开了“新春第一会”,亮出目标任务,释放未来一年城市发展的诸多信息。2021年,江苏全省GDP迈上11万亿元新台阶,虎年伊始,“苏大强”的城市都在聚焦啥?2022年将如何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虎年第一会”,打造发展新环境,宁扬徐三市都定下新目标。2月7日上午,南京召开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在会上指出,南京2022年的营商环境建设,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对标新规则、新标杆,更大力度保障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更高水平推动数字化转型、更加突出优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形成“全面便利、高度活跃、本质公平、充分开放”的发展环境,努力迈入全球营商环境一流城市行列。会上发布了《南京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和“宁企通”惠企综合服务平台。
同日,扬州召开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大会。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强调,要瞄准标杆,高点定位,持续擦亮“好地方、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全力做到“审批最少”“流程最顺”“速度最快”“成本最优”。同时,在打造综合最优的政策环境上下功夫,在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上做文章,在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上出实招,在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上善作为,在打造舒适配套的生活环境上创特色,在打造亲商富商的人文环境上树品牌。会议印发《2022年扬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
徐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剑锋认为,好的营商环境就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徐州市作风效能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他强调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精简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推动惠企政策真正落地落实。此外,还要注重依法办事,杜绝过度执法,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时刻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手抓发展。
聚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是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风向标、方向盘,也是试金石、助推器。
2022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苏州召开2021年度综合考核工作总结暨作风建设大会,表彰先进、鼓舞士气,吹响全年工作冲锋号。
高质量发展是苏州未来一年的关键词。会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指出,要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鲜明主题,切实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实体经济作为看家本领、把数字经济作为关键增量,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要全面增强苏州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坚定不移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空间、向创新要动能,推动苏州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始终勇立潮头、持续走在前列。
2月7日,盐城召开全市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推进会暨2021年度综合考核表彰大会。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表示,盐城要吹响沿海高质量发展“冲锋号”,发出勇当排头兵“最强音”,在全市上下进一步掀起争先进位、跨越赶超热潮,为坚决扛起“三大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盐城建设的现代化新篇章注入强劲动能。
2月7日,在宿迁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总结表彰暨改革创新大会上,宿迁市委书记王昊同样强调,全市上下要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主线。王昊从“坚定不移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坚定不移放大生态优势,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坚定不移改善民生福祉,努力彰显高质量发展好成色”“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等方面指出高质量发展路径。
县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后发先至”的关键变量。在连云港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连云港市委书记方伟指出,要深刻认识县域经济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强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行动力、创造力,进一步夯实县域的发展基础、彰显县域的特色优势、焕发县域的争先活力。具体要牢固树立一流目标,准确把握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原则;全面掀起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热潮;各县区、板块、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下好“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全力打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
聚焦“产业强市”“项目为王”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产业会为城市提供强劲支撑、注入鲜明气质,也承载城市的美好未来。“虎年第一会”上,常州、南通二市聚焦产业发展,目标明确。
2月7日上午,常州召开全市产业发展大会,展示跨越万亿台阶的决心。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指出,要抢占集群发展“主攻点”,打造特色地标产业,到2025年培育3个以上规模超3000亿元的产业集群;要加速壮大新兴产业,聚焦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到2025年总规模超6500亿元;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人工智能、细胞治疗、超材料、无人驾驶、元宇宙等前沿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要加快建设企业矩阵,加快做强龙头企业,力争到2025年实现本土企业“世界500强”零的突破;要把准智改数转“主方向”,掀起企业智改数转浪潮,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转型。同时,大会出台《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南通则在谋划部署招商引资工作,2月8日上午,南通市“招商引资突破年”动员大会举行,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强化“招商为先、项目为王”的导向,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南通市委书记王晖在大会上强调,全市上下要以“为发展尽责、为事业尽力”的强烈担当,开拓奋进、攻坚克难,全力创造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新业绩,为南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据了解,南通一季度计划新开工重大项目共182个,按项目性质分类,先进制造业项目132个、占比72.5%,“专精特新”项目24个、占比13.2%,科创项目7个、占比3.8%,现代服务业项目19个,占比10.5%。
2月8日,镇江召开产业强市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号召全市各级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从头抓起、从头抓紧,在大好春光中一路向前,干出镇江发展的虎跃气象。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在会上表示,产业高度决定城市高度,产业强则镇江强。必须坚持“一号战略”不动摇,让产业成为镇江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
此外,今年泰州“新春第一会”继续聚焦教育工作,表明泰州全市推进教育优先优质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定决心。会上指出,泰州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培育更多教学改革成果,培养更多教育名家、教学名师,会上成立了“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助力泰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 南京
- 2022-02-08 20:18:17
- 南京
- 2022-02-08 20:03:16
- 南京
- 2022-02-08 19:54:50
- 南京
- 2022-02-08 19: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