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朱琳 刘广 记者 李楠)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当运动员手持“飞扬”火炬点燃主火炬并插上雪花火炬台,上升到奥运主会场上空时,全世界为之沸腾。据介绍,“飞扬”火炬还穿着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外衣”,这件“外衣”质量很轻,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强度却是钢的7-9倍。同时,它可耐800℃、900℃的火及高温。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负责人是南京工业大学校友林生兵,2001年毕业于该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火炬“飞扬”
世界首创!用碳纤维与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制作奥运火炬
2020年上海石化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成立,林生兵担任首任总经理。为打造世界首创的碳纤维火炬,林生兵带领团队于2020年6月先期开展研制碳纤维火炬外壳。
蕴含高科技的火炬,需要解决碳纤维复合材料如何承受800℃的氢气火焰高温燃烧,以及如何用碳纤维将火炬内外飘带,编织成结构精巧、形状不规则的流动形状等难题。
△林生兵
面对这些挑战,林生兵带领团队联合相关高校和科技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碳纤维的质量只有钢的1/4左右,但强度是钢的7至9倍。”林生兵介绍,研发团队用碳纤维与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来做奥运火炬,堪称世界首创。
△火炬“飞扬”制作团队
从2020年6月研制碳纤维火炬外壳开始,到2021年3月承担冬奥火炬量产任务,再到2022年1月组装完成1200支冬奥火炬送抵北京,直至2月4日圆满完成点燃冬奥会主火炬任务。
耐高温!保质保量完成火炬量产任务
2021年3月,冬奥火炬“飞扬”进入量产阶段。上海石化牵头承担火炬“飞扬”的量产任务。
一个集火炬外壳-内飘带-燃烧系统-火种灯-终端检测-交付产品为一体的总流程,在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河北等五大基地迅速建立并快速运转起来。
11人组成服务保障团队,13人组成组装团队,林生兵是负责人。他协调相关单位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又要明确量产进度。最终“飞扬”火炬样品通过冬奥组委检测和第三方验收,专家评价“飞扬”具备轻、固、美的特点。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8天之际,1200支冬奥会碳纤维火炬“飞扬”正式交付北京冬奥组委。
据介绍, 火炬的火是从里面烧出来的,一般的复合材料都不能在火里烧,一旦温度到500℃,在火里一烧就没了。最后,他们利用上海一家企业研发出的耐火树脂进行工艺调整,使火焰达到既能耐温又能耐火的要求,800℃、900℃都可以。
△火炬传递服务保障团队、组装团队
保驾护航!出征北京完成火炬保障使命
2022年1月,林生兵带领他的服务保障团队和火炬组装团队出征北京,开展冬奥火炬氢气充装、质量检测及部件组装工作,并为火炬传递提供现场服务保障。
△组装火炬
2月2日至4日,经过约1200名火炬手传递的北京冬奧会火炬点燃了国家体育场“主火炬”。2月6日,林生兵和他的火炬团队圆满完成任务。
北京冬奥精彩启幕,举世瞩目。“一起向未来”的口号展示中国强大力量,主火炬在奥运历史上首次采用“微火”方式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林生兵感慨:“我和团队不辱使命,圆满完成火炬量产和传递保障任务。”
(通讯员供图)
- 南京
- 2022-02-08 15:44:56
- 南京
- 2022-02-08 15:24:18
- 南京
- 2022-02-08 15:00:21
- 南京
- 2022-02-08 14: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