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朱强 记者 杨晓冬 文/摄)垃圾压缩转运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垃圾渗滤液和冲洗污水,稍加不慎,就会影响周边环境及水质。1月19日,现代快报记者实地探访南京栖霞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利用原水沉淀、上层污水预处理+生化+MBR膜的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污水看起来如自来水一般干净。据悉,2021年南京栖霞区城管局共完成了辖区内9座垃圾中转站排污达标改造工作。
△栖霞区生活废弃物转运站
“以往采用的是三级沉淀的处理方式,虽然能把污水中的杂质去除,但是对于其中的油脂、COD、氨氮等物质,却没办法清除。”江苏凯米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备技术总工陈明告诉记者,如今中转站采用的是原水沉淀、上层污水预处理+生化+MBR膜的污水处理工艺。
△超滤循环系统
垃圾站的垃圾渗滤液及冲洗废水通过明沟收集汇流至污水收集沉淀池沉淀,上层污水利用自然高程或污水提升泵送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系统,通过调节、厌氧、缺氧、风机曝气、MBR膜净化后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的B级要求,通过场地内污水管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陈明向记者展示了处理前后污水,对比十分明显,处理后的污水肉眼基本看不到杂质,清澈得看起来像自来水一般。
栖霞区城管局基建办主任张永铖告诉记者:“在对现有中转站的排污达标改造工作中,我们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像栖霞区生活垃圾中转站这种有一定场地条件、离居民区较远的,我们会选择加装污水处理设备的方式。对没有场地条件,或离居民区较近的中转站,选择改造污水收集池,增加池容储存量,后用吸污车吸污的方式。”
△处理前后污水对比
据了解,本次栖霞区生活废弃物转运站改造实施内容包括增加污水净化处理装置1套、梳理重排雨污水管网及绿化恢复等。改造完成后,该中转站排污达标改造设备最多每天可以处理60吨垃圾渗滤液和冲洗污水,不仅解决自身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吸污就近处理的方式,也解决了辖区范围内小型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现状。
张永铖表示,对辖区内的垃圾中转站进行排污达标改造,不仅改善了垃圾渗滤液对市政污水排放体系的不利影响,还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服务功能。2021年,栖霞区城管局陆续完成了辖区范围内万寿、五福家园、丁家庄等9座垃圾中转站的排污达标改造。2022年还将计划对金尧路、摄山垃圾中转站等剩余中转站进一步改造,预计2022年底完成。
- 南京
- 2022-01-19 18:48:49
- 南京
- 2022-01-19 18:39:25
- 南京
- 2022-01-19 14:36:59
- 南京
- 2022-01-19 14: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