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吵翻了!企业究竟该不该实行薪酬保密制度?

现代快报讯(记者 周明)近日,某知名科技通信公司发布员工备忘录,宣布员工有权讨论工作条件和薪酬。一时间,“企业是否该实行薪酬保密制度”话题再次受到关注。此前,网上就有人爆料称自己因打听同事工资遭到开除。如何看待薪酬保密制度?因打听同事工资被开除又是否合理?

此前,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互联网企业工作,因为有同事与其加班差不多,便在办公室公开问对方工资多少,当时同事并未正面回答。但第二天,公司的人事就找到他谈辞退的事情。网友觉得委屈:这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儿,至于要开除我吗?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公司都实行薪酬保密制度,小陈所在的公司就明确禁止员工私下讨论工资和福利待遇,如果违反就会有相应惩罚。在小陈看来,公司不准讨论工资挺好的,毕竟每个人干的活不一样,得到的工资其实没什么可比性,打听别人的工资也没有什么意义。

但在同为“打工人”的小李眼里,这种不准打听工资的做法并不公平。小李觉得,如果大家是相同的岗位,干的是一样的活,拿到的工资却不一样,这很不公平。她认为,工资透明化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公平,而且对员工也有激励作用。

如何看待薪酬保密制度?打听同事工资被处罚或者开除又是否合理?

有人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站在企业的立场给出了看法:密薪制是因为员工的个人能力、学历等各方面有区别,企业会给高能力、高潜力员工较高薪酬,而互相打听薪资会影响到一般水平的员工,不利于企业内部团结。更有人事认为,同行业企业会有良性竞争,薪资也是机密的一种,如果恶意泄露给同行,违反了保密协议,可以开除。

在北京市高朋(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严慧看来,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打听他人工资为由开除的做法并不合理。她表示,《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及要求。虽然劳动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劳动者的收入是否应当公开,但《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劳动合同法》的基本要求,而实现同工同酬需要将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公开,公司即便与员工达成保密协议,该规章制度也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如用人单位以员工因打听他人工资而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当举证证明员工存在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给公司经营造成了影响;同时,需举证公司制定有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且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合法。否则,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打听他人工资为由开除,涉嫌违法解除。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