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储希豪 实习生 杨欣桐 )据江苏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1月15日0时41分在江苏南京市雨花台区(北纬31.94度、东经118.64度)发生2.6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
由于地震发生在夜深人静时刻,有人表示毫无感觉,也有人说在睡梦中被晃醒;震中附近居民,还听到了“巨响”。很多人发现,一觉醒来,南京地震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1月8日,泰州泰兴刚发生了1.1级地震,时隔一个礼拜,南京又发生了地震,这两者有关联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地震局相关专家。
震感强烈,深夜被晃醒了
“地震了!”15日凌晨,很多人在甜梦中被地震唤醒。
△震中位置
“正准备入睡,突然晃动了几秒,吓坏了”“听到轰一声,房子在晃,立马起来了”“第一次感受到这么明显的地震”“原来这不是幻觉”……一时之间,南京地震的消息,在网上刷屏了。
随后,网友纷纷报上了坐标。“雨花震感强烈”“江宁震感明显”“玄武有震感”“在秦淮也感觉到了震动”“高淳有感”“坐标浦口,动静还挺大”……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次地震,几乎整个南京都有震感。其中,雨花台区、江宁区震感强烈。南京市地震局科技监测处处长郑建华介绍说,地震发生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加上又是浅源地震,所以,几乎全市都有感。
地震发生后,南京市地震局官方微博“@南京防震减灾”发布消息称,震情速报系统没有收到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报告。
听到了轰隆声?那是地声
“我家吊灯一阵狂响”“声音好大,吓死了”“感觉有点像什么剧烈的撞击了” “听到轰一声,房子在晃,立马起来了” ……除了晃动,震中市民表示听到了巨响。
△ 网友评论 微博截图
对于巨响,江苏省地震局官方微博回应表示,那是“地声”。 “地震发生时,一小部分的地震波能量传入空气变成声波而形成的声音,便是地声。”郑建华解释说,地声和地光一样,都是地震发生时的现象,大部分的地震都会发出地声,有的时候声音大能被听到,有的时候听不到。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随着距离震中的远近不同,市民所听到地声也不一样,比如有的类似火焰声,有的类似风浪声,有的像开山炸石的洪亮爆炸声,也有的只是隐隐有声。“都属于正常现象,不用担心。”
和苏州、泰州地震没有关联
从 2021 年 11 月 17 日盐城大丰海域发生 5.0 级地震以来,地处平原的江苏一直地震不断。常州、苏州、淮安、泰州、南京,地震在江苏不同城市出现。
这些地震,它们有内在联系吗?是否是同一地震断裂带引发的?对此,郑建华表示,并无关联。他解释说,南京地质构造与其他城市并不一样,地震也不是在某一个地震带上引发的,属于地球正常的能量释放,与其他地震之间没有必然关联。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也曾表示,四五级以内的地震并不是某一个地震带引发的,就是地球正常的能量释放。这几次的地震,没有内在必然的联系。
震中20公里范围内未发生过4.7级以上地震
这次地震震中距南京市中心16公里,距离浦口区13公里。
△震中位置和断裂分布
△ 震中区序列空间分布图
地震发生后,没有再监测到余震。郑建华介绍说,这是一个孤立型地震。“地震分为主余型、孤立型、震群型,三种序列类型。这次是孤立型的,这种类型的地震没有前震,余震少且小。”
南京地处华北地震区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内。根据地震部门监测到的情况,一般而言,南京发生地震的频次多时一年十来次,少时一年也有三五次,都是正常现象。如:2021年,南京一共发生了5次地震,都是小震。
历史上,南京曾发生过3次五级左右的地震。公元499年,南京发生4.75级地震,公元548年,发生5.25级地震;1712年,发生4.75级地震。
近期不太可能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南京—湖熟断层、沿江断层、江浦—六合断裂、方山—小丹阳断裂……10多年前,南京地震部门已经探清南京地下的4条地震活断层。
南京—湖熟断层的总体走向是,由江北向长江大桥西部延伸,经过鼓楼,一直延伸到湖熟、溧阳。沿江断层基本上在江边,从江边到狮子山向东,延伸到镇江。方山—小丹阳断裂的走向是江宁方山沿着西南方到小丹阳。江浦—六合断裂是老山的东南侧向东北延伸。
△ 1970年以来100km范围内地震分布
地震专家说,通过活断层的探测,可以知道,南京还没有发现可能发生7级或者更大的地震构造。而南京建筑按照7度设防,也就是破坏烈度达到7度时,会对建筑物造成损坏。“烈度7度大约相当于6级左右的地震强度,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南京的建筑抗住6级地震是没有问题的。”郑建华说。
根据专业监测结果,目前没有观测到异常,南京近期不太可能会发生5级以上带有破坏性的地震。
- 南京
- 2022-01-15 16:59:49
- 南京
- 2022-01-15 16:33:27
- 南京
- 2022-01-15 16:33:07
- 南京
- 2022-01-15 15: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