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这本2022年新台历,藏着“南京先生”的故事

现代快报讯  用一本深有意义的台历开启新的一年,是不少人的选择。日前,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获悉,一款“南京先生”文创台历即将上新。台历每周一页,绘出草药的形状配以解说。 “南京先生”是谁?记者了解到,他的来头可不小,百年前他曾远赴台湾,帮助当地村民抗击疫情。神医“南京先生”信俗也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南京先生”台历内页设计

博爱

悬壶济世,“南京先生”百年前抗击疫情

“南京先生”何许人也?在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的姚南村,有一个姚南石刻公园。公园六角亭里的纪念碑,解开了这个谜。

“先生姓江名允江苏南京梅山村人士……”碑上刻着先生的生平。



△南京先生纪念碑亭 朱向东摄

据介绍,1919年,台湾北竿乡的塘岐村一带突发瘟疫,当地人用尽各种药石均未见效,村民听闻南京南边有一名郎中,医术精湛,各种疑难杂症都能治愈,于是特地派人来到南京城南郊外的梅山,找到这位姓江的郎中。江郎中向来寻医的村民了解大概情况之后,便即刻奔赴台湾,开方熬药,祛除瘟疫,救治患者。

经过江郎中的悉心诊治,当地的疫情终于得到平息。后来见岛上缺少医生和药石,为了让当地村民在生病时有医可看、有药可吃,他便留下行医问诊。十多年后,江郎中在当地去世。

当地村民感恩他的大慈大爱,请了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建筑材料,为其在村内的“萧王府”庙宇塑像,因为不知其名,便尊称其为“南京先生”。岁月流逝,“南京先生”的故事仍然在北竿流传。

寻根

故里仍在,村民代表护送“南京先生”回家

在南京作家傅宁军的长篇报告文学《南京先生》提到,每逢元宵节,村民都会去萧王府祭拜先生,先是给神灵敬香,之后先生的神像就会被前呼后拥请进鸾轿,受到乡亲们的膜拜,这已经是当地民间的一大习俗。“南京先生”来到北竿乡至今已有近百年,未能回故乡,当地居民一直有为他寻根的愿望。



△傅宁军 著 《南京先生》

“我们是从马祖来的,寻找一位恩人的后代,恩人姓江……”据《南京先生》记载,2011年起,台湾马祖北竿乡民选举了三名代表——周木兴、袁孝文、 李骏逸,开启了南京寻亲之旅。经过多方询问,得知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曾经有一户行医的江姓人家,但因时间久远,已经没有办法详细了解情况。

为了感恩先生百年前的无私奉献,让先生在故乡有个家,2014年, 应台湾马祖北竿乡民请求, 经中央、 省、 市台办批准, 由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负责牵头, 在西善桥姚南石刻公园内立“南京先生” 纪念碑。建成后,近百名的北竿乡村民抬着先生的鸾轿,亲自送先生回家。

“每年七八月份,就有不少人来。”原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局局长朱向东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2014年“南京先生纪念碑”落成,一年又一年,马祖北竿萧王府庙都会派人来西善桥街道,拜谒“南京先生”碑亭。 “南京先生” 在西善桥与北竿之间, 成了血脉相连的爱的表达、 善的礼赞。

传承

传递“善”意,文创铭记“南京先生”救人善举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神医“南京先生”信俗还被列入第四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他的故事也以多种形式继续传承。

西善桥街道负责人表示,他们引进了止一堂文创这样独具匠心的企业,授权开发“南京先生”文创产品,就是要追溯历史,讲好“南京故事”,将这个文创产品变成南京人一张“善”的名片,打响西善桥街道盘活文化资源的“第一枪”。



△“南京先生”台历内页设计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先生”系列文创将在春节前推出“草药学堂”台历和虎年年货大礼包,为产品造势,之后还将陆续推出包括膏方、养生凉茶、阿胶、矿泉水、白酒、出国伴手礼等多种周边产品。

“‘南京先生’系列产品的开发,一方面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文化源远流长,不再束之高阁;另一方面,也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收益,促进中小企业和街道良性合作,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赢。”西善桥街道负责人表示。

南京止一堂文旅公司总经理徐晓亮表示,在产品陆续发行后,公司会针对产品开展全方位的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陆续布局线下门店,让“南京先生”真正落地南京,成为本地标志性的品牌。

实习生 刘羽玲 现代快报+见习记者 刘瑶 记者 徐苏宁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